返回4.V9 起落沉浮(第1/3页)  夫人指点升官路:封疆大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第八章危机四伏]

    第168节v9起落沉浮

    4

    翌日,李力行一行离开栗山,继续去阳洞调研。

    从栗山到阳洞,车队要经过水口。一路上李力行看着车外的景物,当水口古镇和街口龙老爹的房子出现在自己的视野里,他突然叫司机小文停车。

    赵文山和钱秘书都看着他,不解其意。李力行对钱秘书说:“你去告诉大家,我去看个老朋友,叫他们谁也别跟着,都到阳洞等我。”

    钱秘书下车后,李力行对赵文山说:“你这个秘书长难道不想知道萝卜是怎么突然变种的吗?”

    赵文山会意地笑了:“这种怪事,是值得调研一下。”

    市委书记何大为和市长唐朝阳的车队去了阳洞,但栗山的书记和县长都留了下来,因为水口过去就是县界,书记县长送行也到此为止。但省长停了下来,他们也不能甩手就走,只能陪着。两人不知道省长停留的目的,都有些紧张,都跟着钱秘书来到省长车前。

    李力行下了车,对他们说,“好吧,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老朋友。”

    水口是栗山c阳洞交界一个古老的街镇,据说汉朝时期最早一批屯边的兵士就是在这里安营扎寨的,它是栗山境内最大一条溪流白龙溪入舞阳江的入水口,故名。自古以来,水口就是山阳最闭塞的几个县赖以生存的最古老的通商口岸,到民国时最为鼎盛。那年月,从外面进来的货物如盐巴c洋布c煤油c洋火等物资一路大船换小船c小船换舢板转运到这里,与山民的土产进行交易,然后将木柴c中药材c生漆c桐油等转运出去,生意兴旺发达。这里也是两县山民们最大的墟场,每逢五十都来这里赶集。水口在民国时一直是栗山县的县衙所在,也是山阳最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军事重镇。在水口舞阳江河岸,一度商铺林立,酒楼客栈货行烟馆茶肆妓院盛极一时,来自各地的客商云集于此,水口的声名也远播海内。

    但到了民国后期,随着翻越雪风岭公路的开通,水运衰落,县城也搬迁到了三十公里外的公路边,水口古镇也渐渐败落,繁华不再。后来一场洪水,将岸边业已破败的古街全部冲毁了,只剩下白龙溪边的一条副街,也就是现在的水口古镇,气势就大不如前了。

    解放后,这里彻底没落成一个普通的乡镇了,许多人都搬到了县城,一条古街慢慢就只剩下半条了。

    水口的再次兴旺纯属偶然,完全是李力行的杰作。当年的李副市长陪香港客人经过这里,正好肚子饿了,就靠在路边一家简陋的农家餐馆吃饭,而店主恰恰是老支书龙老爹。那时候,龙老爹刚刚开起这家路边餐馆,打的招牌就是“水口萝卜”。萝卜自古以来就是水口最著名的特产,因为气候适宜,水土丰饶,其生产季节长,味道鲜美,有“水口人参”之誉,不但新鲜的烧炖炒煮风味奇佳,当地人还将它做成萝卜干c萝卜条c酱萝卜等各色菜品,光萝卜就能摆出一桌宴席,让食客大饱口腹之欲。李力行陪香港客商进店吃饭,龙老爹上来的第一个菜就是清炖萝卜,这道菜果然把那香港老板镇服了,这才有了“后来萝卜卖出肉价钱”的佳话。

    而现在萝卜没有了,老支书也不在了,李力行感到很失落。他没去老街,走进新街,几个人一头雾水地跟着。经过镇政府时,县长说:“我去通知一下镇里的人。”

    “不用通知了,”李力行说,“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镇委镇政府大楼还是当年李力行副市长任上建的,那时候水口萝卜闻名天下,经常有香港客商c外地商人和各地前来取经的人来水口,原来的乡政府太破败,撑不住面子,就自筹资金加上市县拨款建起了这个在全县首屈一指的新办公楼,着实让水口人自豪了一把。后来,因为萝卜而富裕起来的乡民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