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V8 棋高一着(第2/3页)  夫人指点升官路:封疆大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重中之重。”

    “但也不能只等着你们唐市长养活啊!”李力行说,“据我所知,栗山也不是像你们所说的穷山恶水出刁民。当年大为书记在栗山搞烟叶种植和烤烟烘焙技术推广就很成功啊,栗山成了山阳卷烟厂最大的原料供应基地,是吧,大为书记?”

    “是的,”一路上,何大为基本上不怎么说话,被李力行点到了,就接话说:“虽然烟叶并不适合在山阳种植,但产量和质量还是不错的,老百姓有钱赚就热情高,技术也学得快。当然,后来不行了。”

    “我在水口也种过萝卜,”李力行说,“我记得离开山阳时,水口三个乡,也就是现在并到一起的水口镇建起了一百多个大棚,组建了自己的公司,采用的都是香港公司的生产技术和标准,一个萝卜一年外销产值近千万,而实施者就是以老支书龙老爹为首的当地群众。所以我认为不是自然条件的问题,更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有没有思路,想不想办法,只要让老百姓看到实惠,没有做不好的事情。我觉得栗山要广开思路,不要只盯着金子。要是没发现金矿,你们就不要发展了?要让老百姓都找到致富门路,这才是根本出路。”

    唐朝阳和县里的头头们都点头,但却无话。

    “你们是国家级贫困县,国家和省市各级都有大量的扶贫配套资金,这些钱是渔而不是鱼,是用来造血的而不是输血的,要把这些钱用在新项目和新产业的开发和扶持上,只要自身有了造血功能,才会生机蓬勃,才有活力。如果都用来堵漏洞补窟窿,那就永远都摆脱不了贫困的帽子了。我建议大家在这方面多动动脑筋。我知道,这顶贫困的帽子虽说不好听,但躺在上面很舒服,会把人越养越懒。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作为党政领导,一方土地上的父母官,这绝对不是荣耀,而是耻辱。”李力行看说得太严肃了,书记和县长已经很不自在,就笑笑说:“看看这招待所,拿这样条件接待我,你们是不是觉得很过意不去啊?这次没关系,我不讲究。我下次来还住这,如果再让我闻到霉味,我就要批评你们了。”

    大家都笑了,笑的有点尴尬不自在。

    汇报结束后,李力行让大家各自散了,都早点休息。李力行和何大为一同回房间,他们住在隔壁,李力行就让何大为到房间坐坐。

    打开电视机,山阳电视台的十点档正播新闻,头条就是省长李力行在栗山栗木金矿考察调研的报道。报道称李省长对大同黄金公司在山阳投资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山阳市利用引进外来资本c开发本地优势资源c达到互利双赢c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画面上市长唐朝阳谈笑风生意气风发地陪同考察,虽然也提到了何大为,但也就是给了个照面,镜头还没大同公司的周林多。

    “你怎么看,大为同志?”李力行说,“一路上你始终沉默是金啊?”

    “力行啊,你就让我做个配相好了。”何大为说,“都知道我马上要到站了,说话不顶用,不如不说。”

    “这可不行,还没到站,你就自己下车了?”

    “前段时间我也下来调研过一次,听汇报看现场,情况和这次差不多,”何大为说,“但我感觉,我们看到的都是表面文章。现在的这些官员,作风浮躁,习惯了欺下瞒上,他们把你抬在半空中,浮云蔽眼,真实的一面你根本看不到。”

    “如果真是这样,那一半也是我们这些上级主官惯出来的。不脚踏实地,喜欢听好话走过场,上梁不正下梁才歪啊。”李力行说,“看来我们要来点实的了。”

    何大为听了这话,眼睛里一点火花跳跃了一下。一路上,他始终低调随行,但内心却暗暗焦急,李力行这样被市长唐朝阳牵着鼻子走,结果可想而知。他在烈士塔下和李力行说的话,虽然带着几分激愤,但说唐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