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青梅竹马(第1/3页)  竹马别跑,我是青梅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启帝建中三年三月,弱柳扶风,春寒扑面。江南的天气正是东边日出西边雪,天气乍冷还暖的时节。初融的冬雪给大地覆上了一层滋润的水色,春草顶着柔软的泥土绿油油的冒了尖儿,猛吸一口气到嗓子眼儿,都觉得空气是甜丝丝的。

    在这大好春光里,远远的就能听见从昌西路左巷沈府里传来的一阵不和谐的吆喝声:“沈花锦,你林娘娘还在休息,不要过去闹啦,而且林小弟还不会翻身,你过去只会烦人好不好,过来,娘给你换身干净衣裳,我们在一起过去。今天让厨房熬了猪脚汤,等下食盒装好带过去给林娘娘补身体。沈花锦,沈花锦你站住,不要在跑啦,快过来。等会儿日头落了,天气就冷了,你着凉流鼻水我可不管你。”

    碎碎念了这一大通话的是沈府的当家主母,沈璧君。虽然一气呵成念了沈花锦这么长一段话,并且小跑着追赶沈花锦,沈家主母沈璧君却依然面不改色,气不大喘,而且居然还能保持着淑女的样子,提着裙子,迈着小碎步的往沈花锦的方向追。沈家主母沈璧君在心里碎碎念:“要不是这春装的裙子为了好看,裙摆裁的有点窄,沈花锦这小皮娃早都被我逮到了。”

    名唤沈花锦的小女娃身穿浅红色小袄,小脚上一双翻毛鹿皮小靴子沾满了雪水融化出泥巴,转过身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娘亲,贼贼的偷笑,也不说话,小身子一扭,翻转身,就这么咚咚咚直直跑出家门,往昌西路右巷跑了。

    还在碎碎念的沈家主母沈璧君在沈花锦小女娃后面紧跟着出来。也不知道是小女娃跑的太快,还是春装真是那么窄,假扮深闺文静女子的沈家主母沈璧君步伐慢下来,沈花锦这小女娃都跑到了昌西路路口,眼看着右拐就要进了昌西路右巷,沈家主母在奶妈的陪伴下,才走到牌匾上写着沈府的沈家大院门前的台阶上。

    “说到这昌西巷,可是不一般”。啪嚓一声,把醒木一拍,台下困的“三步一点头”的茶客顿时精神抖擞,抬起迷蒙地的脸瞪着台上的说书先生。“要说天启帝,也是一个翻天覆地地覆天翻的长故事。”口吐白沫的说书老先生刚把台下的人给吓醒,新故事就又给茶客说困了。一个圆溜溜大眼睛,脸庞也圆溜溜的小乞丐蹲在台下,对说书先生问:“老头,刚才不是要讲这昌西路嘞,怎么又转回去讲天启帝啦。讲皇朝的故事小心掉脑袋,昌西路到底有什么传说,快来说与我们听嘞。”

    但观那被喊老头的说书先生,他却也不恼,笑眯眯摸着自己的银灰长胡子对小乞丐道:“小孩儿,莫急莫急,你且想想,你听过的哪个朝代的故事不是又长又啰嗦,只有把这大背景讲清楚了,才能把故事顺着讲明白呐。今儿看你长的讨喜,老夫就把天启帝的故事放在后面说,先讲昌西路的故事咯。”

    “要说这江南的建筑啊,一般都是低调古朴的风格,水墨画般的青砖白瓦,一派的淡雅。一横是一横,一竖是一竖的布局方式,整体看来,整齐划一,四四方方。这昌西路的建筑却与一般的建筑大大不同,从整条昌西路看,昌西路是个丁字形的走向。昌西路往左转是昌西左巷,右转是昌西右巷。自古就有左武右文这样的传统,武尊文卑,偏偏到了这昌西巷就反了。沈家几代都是出了名的大学士,家学渊博。这一任的沈家大家长官拜尚书,是朝廷重臣,而沈花锦的父亲呢,也是现今的儒雅学士,在礼部任职。掌管编纂各藩属c外国贡使的资料以及翻译等事宜。而昌西右巷的林家那也是相当了不得。林家可是当朝天启帝的武将之首。一文一武比邻而居,倒也搭配。要说这两家的府邸,从外观上来,不能说粗犷高大,但说来也奇怪,明明建筑砖瓦没什么不同,就那么往沈c林两家的门口一站,那扑面而来的气势,就会让人肃然起立。”说书先生满意的捻捻胡子,喝了口茶,滋滋有味的摇摇扇子,满意的瞄了一眼台下听的来劲儿的茶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