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 土著夫妇(第1/3页)  福晋们的美好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弘昼坚持不懈的“穷搅合”下,他们到底没能领略一下晚间在画舫上泛舟的乐趣,吃了顿饭,就回到了自己的船上。为了防止额林布出幺蛾子撺掇景娴去小馆馆见世面,弘昼吩咐自家的船夫趁天没黑就起程,先离开扬州这个充满了诱惑的地方。

    于是,景娴她们眼一闭,再一睁看到的景色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弘昼吩咐船夫的时候,弘历还暗搓搓的笑弘昼小气,这就相当于和自己的老婆一起去夜总会嘛,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是立场一定要坚定!但是当他听说弟妹居然还要带着自己的媳妇去小馆馆,他不淡定了。夜总会可以有,而牛郎店不c能c有!

    在弘昼的强烈抵┳制和弘历的顺势引导下,她们最终靠岸的地点是松江府,而不是杭州府。弘昼不去杭州府的原因大概是出于对杭州娱乐事业发达的不满,而弘历不去杭州大概是出于对“历史惯性”的恐惧。万一再出现一个“夏晶晶”来取代夏盈盈,那可就真是作死了。

    松江府,就是后来上海的前身,在弘历的大力发展下,如今的松江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进出口贸易港。不仅商人多,外国的客商更多,西洋的新鲜玩意也就更是随处可见。这里的人们对于他们的生活状态十分的满足,这一点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和眼睛里的神采中就能看得出。

    几人再次把交通工具换成马车,在吴江县登陆,来到松江府的青浦镇。

    秉持着逛吃逛吃逛吃的基本原则,他们首先找了一家本地有名的馆子,吃了一顿本地的家常菜。研究了一下具体的路线,众人决定,先去这边有名的商业街区逛一逛。但是,弘昼和额林布更喜欢西洋玩意,而景娴和弘历则喜欢本土产品多一些。于是兵分两路,额林布她们往西,而弘历他们往东。

    不管那对重生夫妇,我们先来看看《土著夫妇的日常avi》。

    弘昼和额林布在满是西洋商品的店铺街里溜达,额林布对于那些有着精致花边的银制器皿和带着支撑架的大裙子很感兴趣,而弘昼则是更偏爱望远镜c八音盒c微缩钢琴这一类“奇淫巧具”多一些。

    松江府这里因着地域富庶,来往的西洋人很多,也有一少部分西洋人因为喜欢上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而留下来居住的。不过,暂住的居多,常住人口非常少。可就是这极少的人口,人家也没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比如女性多喜欢做假发卷c涂发油和扑香粉,并饰以丝带c花边,以及羽毛等,致使头发高高隆起,这和清朝妇女横向发展的旗头有着方向上的差异。还有许多异国女性,即使到了大清这个非常保守的地方,仍然喜欢穿在清朝人眼里过于暴露,甚至有些奇装异服的蓬蓬裙,带着大大的群架,一点也不觉得累。

    额林布进了一家西洋成衣店,这里是青浦镇唯一一家西洋人开给西洋人的成衣店,所以,在店家和顾客的眼中,敢于进入成衣店的大清人才是真正的异类。店主是西洋人,说一句官话得夹杂十几个肢体动作。万般无奈之下,店主只得跑去斜对面的宝石铺子里去借了一个清朝本土的小伙计,充当解说员。

    不过这位小伙计也是个男的,对于花样繁复,样式复杂,又有些暴露的西洋衣裙并不了解,根本做不来吆喝买卖的高难度动作。只能陪着笑说着:“这是我们全青浦镇最好的西洋成衣店了(当然,唯一的么),您要是想挑西洋的衣服,来这里就是最放心的了。无论是花式还是质量,小的敢跟您打包票,绝对是那个英吉利和法兰西的时兴款式,您就是穿着它去南洋也不落伍。”

    随着清朝版图的扩张,也有许多南方人提前开始了下南洋的商业活动,在那里,清朝人和西洋人一样是殖民者,而不是所谓的二等公民。

    “西洋人就穿这个?”弘昼很瞧不上露出脖颈和前胸一小片肌肤的西洋式长裙。

    “当然了,您看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