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旅行(第2/3页)  福晋们的美好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没有一定要到哪里,走哪算哪,逛吃逛吃逛吃,岂不美哉。

    临走的时候扔给药铺伙计半钱银子,弘历问:“你们这里可有些拿得出手的吃食?”药铺的小伙计惊喜的接过银子,掂量一下,半钱银子对于他这样光学徒还没工钱拿的小伙计来说可是不小的收入。于是极其热情的开始介绍本地特色小吃了。

    “说到我们永城县的小吃,最有名的要数毛家卤菜。过两天要办流水席的人家里,就有毛家的席面,他家的小儿子娶新娘子咧!说起这毛家的卤菜,那可是有年头了。听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话说,隋朝的时候就有我们永城县,在那时,永城县城就出现了毛氏卤菜。”小伙计见这几位贵客听的都挺有滋味的,继续兴致勃勃的介绍。

    “据传说,宋□□赵匡胤一次命太师来永城察民情。县太爷就用本地最好的吃食招待,将本地名吃毛家卤鸡和卤牛肉摆上了宴席。那位太师大人吃过以后,认为其风味独特,便赞赏一番。县太爷后来又以毛氏卤鸡c卤牛肉为礼送给了太师大人。太师把从永城带来的礼品供到皇宫。待皇帝和娘娘用膳时,看到卤鸡c卤牛肉,顿感香味扑鼻,一吃又是烂而不腻,于是赞不绝口。太师在一旁解释:“这是永城县人毛氏卤制的。”皇上大喜,当即就把这毛氏卤鸡c卤牛肉列入永城供皇上的贡品。从此以后毛家的卤货就卖的更好咯”

    小伙计介绍的起劲儿,却没发现弘历几人都憋着笑呢。给皇帝的吃食哪能这么轻易的就送进去,还太师在旁边解释,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都是给谁立的?帝后二人同桌吃饭,还带上太师,还吃着太师从乡野小城带回来的卤味,简直能评上最美皇室家庭了!

    “这毛家和你是什么关系?你经常吃他家的卤味吗?你这小伙计知道的还挺多啊!”弘昼忍不住要调┳戏一下这个年纪还没有他大孙子大的小孩子了。

    “这个这不是茶馆里的说书的先生都这么讲么!”小伙计挠挠头,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哪是能吃得起毛氏卤味的人哪!我连最次一档的杂货都买不起呢!不过每天从他家铺子前头走过的时候,那味道”小伙计说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可见是真香。

    额林布看不惯弘昼戏弄小孩子,白了他一眼,有点好奇的问道:“这一份卤味是个什么价位?”卤味而已,能贵到哪里去?

    “一两银子三两肉。”小伙计肉疼的说到,“如果是牛肉的话,还会更贵一些。”在农耕社会,牛可是极其稀罕的劳动力。

    事先说明一下,这些年大清的经济虽然有一些腾飞,但是物价是没有太大变化的。那么,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怎样的呢?例一:乾隆十二年,北京内城西北角太平湖东(新街口),七间半85两,相当于现在12750元。例二:乾隆十三年,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长安街南,新华门与和平门之间),四间瓦房70两,相当于现在10500元。例三:乾隆十六年,天津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这四合院占地近一亩,盖了10间房,连买地带盖房,花了180两银子。

    综上所述,这十斤肉都能买一套房子了你说贵不贵?怪不得办得起流水席,想来他家卤味的主要消费群应该也不会是本地人。

    “听你说的这么邪乎,爷们还真得去那个什么毛氏卤味店去看看了。”弘昼一摇扇子,“四哥四嫂,咱们走吧!”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把弘历夫妇让出了药铺,一行人奔着毛家卤味的店面就去了。

    毛家卤味的生意果然很红火,不仅有卤味店,旁边甚至还开了一个饭店和一个客栈,专供那些慕名而来的客人居住品尝。卤味店门口支着一只大锅,里头炖的都是一些杂货,鸡头鸭头大骨头之类富贵人家看不上的边角料,卖给普通的人家改善伙食。虽然是边角余料,但是卤汤的香味却是不打折扣的,远远的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