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八章出使(6K+)(第2/6页)  医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曹清和周伯宣领命,第二天下朝后就跟着英宗去了养心殿,将商议后拟出来的名单给了英宗看。

    英宗看了一眼,出使的主使选的是礼部侍郎袁承实,副使是给事中郑恩泰。礼部侍郎乃是三品官,这个分量是足够的,副使的地位低了一些,是七品官。

    英宗微微蹙起了眉头,提笔将礼部侍郎的名字划掉了,直接让郑恩泰担任了正使。

    曹清惊讶,忙道:“陛下,这郑恩泰不过是个七品的给事中,让他代表大胤朝出使迎接上皇,怕是不妥!”

    周伯宣也忙附和道是。

    英宗冷哼一声,他如此用意就是要给这次出使的使团制造障碍。他一早就打算好了,他要选一个没有任何外交经验的主使,他也不打算给鞑靼钱银,不给鞑靼礼物,甚至不给出使团一个正当的出使名义。英宗觉得这些障碍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造成这次出使的失败。

    耶律若是怒了更好,他要是怒了,扣着宪宗不放或者干脆一刀杀了他,那他可以高枕无忧,也可以有足够的理由搪塞天下人。

    喏,你们看,这就是鞑靼人的本来面目啊!

    没给钱c没给礼物,就要变脸,他们的真是目的,就是变相的要挟勒索,利用上皇来敲诈,他们压根就没有想送上皇归朝

    这是英宗答应将宪宗迎回后,便在心中打好的如意算盘。

    不过很遗憾的是,英宗千算万算,还是算不过天意。

    要想做成一件事,往往只需要一个成功因素就够了。而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他选中担任主使的郑恩泰,就是这次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

    郑恩泰出身郑氏,是世家子弟,系郑氏旁系所出。他原是翰林院的。在学满外放的时候,恰好碰到了郑玉的那个案子,当初英宗震怒,没有理会太子和姒喜县主的求情,让刑部办了郑玉。那个案子虽然发生在江南,但在上京城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郑恩泰在那个时候。无辜受到了牵连,处处受人排挤,本来凭他出色的表现。在朝中可以某个更好的职位,可偏偏出了那事儿,他只混了个给事中,还是走了关系才得的。这让他郁闷了好久。

    郑恩泰在朝中一点儿不起眼。小小一个给事中,更算不上什么人物,这也是英宗选择他去的原因之一。可惜英宗没有花时间好好的查一查郑恩泰这个人,所以他不知道郑恩泰其实是个身怀绝技的人,而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那张嘴,能说会道,死的都能给说活了。忽悠人很有一套。

    英宗见曹清和周伯宣都没有说郑恩泰这个人不好,只是嫌弃他官位太低。便朱笔御批,将郑恩泰从一个七品官一下升为二品右都御史。

    曹清和周伯宣吓了一跳,这下他们才明白了英宗的真正用意。

    他们在心中无声叹了一息,却也只能依了英宗。

    这件事里面,最大的受益者应该就是郑恩泰了。

    若没有这桩差事,他就是混多十几二十年,也不可能混到右都御史这个职位。因而当英宗的旨意下达后,郑恩泰感觉自己像是踩在云端,浑身飘飘然,好不真实。

    不过郑恩泰并不天真,那天曹清和右相在朝堂上说的话,郑恩泰也知道了英宗心中的顾虑,他明白自己这一趟出使背后隐藏的玄机,英宗根本就不想要宪宗回来!

    事实证明了他的预想,七月十五,他们的使团要出发了,可使团没有钱,也没有物,甚至连出使的一个具体说法都没有。朝中有人唏嘘,可没有人支持,也没有人看好郑恩泰的这一次出使。

    不过郑恩泰还是收拾心情,满怀信心的出发了。

    他的念头是,要在右都御史这个职位上好好的干下去,而不是出使失败后,被英宗当成一个无用的棋子处置掉。

    他要创造奇迹,即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