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四章无情(第2/3页)  医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发年老了,心不似年轻时那般冷硬无情,还是她心里多多少少还念着那一点儿骨肉之情?

    萧后也笑了笑,允了英宗的意思。

    她是从朝堂的血雨腥风里走过来的,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古天家最无情,在权力面前,从来就没有兄弟的位置。

    迎接宪宗还朝的事情,英宗上演了一出拖刀记。

    在翌日的早朝上,英宗也是拿昨天晚上在宁和宫与后说的那番话搪塞大臣们的。他没有直接了当的表达他不想接宪宗回来的想法,而是说这件事有没有掺杂耶律的阴谋在里面,他需要调查。

    至于派谁去调查,英宗没说,大臣们也懂得察言观色,不敢在这个当口追问。

    英宗当了十九年的皇帝,涵养一直很好,就算有时候被朝臣触怒,大发雷霆之怒,却也是天龙威,少表现得如此暴躁。

    曹清觉得这事情倒是不能急于一时,不过迎上皇回朝却是件长面的事情,大胤朝的史记将来是要流传千古的,出了一个被强掳俘虏终身囚禁的帝王,那是多大的耻辱,如今有机会将这个污点抹去,那是祖宗庇佑,何乐而不为?

    下了朝,便将身边的谋士召唤到自己府上。

    婢们给殿中的各位大人上了茶,便乖觉的退了出去,将殿门掩上。

    的心态并不乐观,他跟英宗一样,有着一种忧患意识。

    他拧着眉头,眸扫向跟前的一张张面孔,问道:“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曹清那个老匹夫还是有些重量的,且他说的理由又十分充足,是为国争光喜事。其他臣少不得附和,本宫担心父皇也会有顶不住压力的时候!”

    少师沈仲放下茶盏,捻了捻下巴的胡须。沉声道:“殿下不必忧心,只要陛下不松口,别说他回不来,就是连阴山的关口,他也踏不进来!”

    有其他谋士表示不同意,他认为这件事情定是耶律和宪宗一早就计划好了,这次上国书陛下不予理会。只怕还会再来。鞑靼这样表现,乃是假意求和,图谋不轨。可天下姓不晓得这其中厉害关系,定是以为陛下心胸狭隘,容不得上皇。到时候只怕陛下英明有失,需要早做防范。

    这话说中了心意。他刚想开口。就听沈仲大声怒喝一声,指着刚刚那名谋士的鼻,怒斥他危言耸听,一派胡言,竟敢在背后妄自非议诽谤天,此乃不忠不义之举。

    这帽扣得大,那谋士脸色登时便白了,忙跪下请罪。解释自己并不是那个意思。

    沈仲对忠心耿耿,他所思所虑皆从利益出发。上次不顾自己劝谏。私下命人对惠王的人动手,让他很是生气。他觉得没必要非要处处与惠王争锋相对,陛下对近些年的表现和薛氏一党的膨大渐渐不满,未免惹来猜忌,应该收敛自身,修身养性,习为君大道方为上策。

    只要没有大过,陛下就不会轻易废黜他的储君之位。只要他安分守己,便也不会有机会授人以柄。至于传国玉玺,他也认为不必急于一时,那神秘人一直隐在暗处不出现,沈仲觉得自己此前对他的猜测过轻忽,此后竟有些懊恼不已,因而在第二次收到那人的密信后,他留了心思,不敢再与透露半分,生怕生性冲动,被人利用。

    至于身边的这一群谋士,也要找机会清理清理了,若是任由他们如此教导撺惙着行事,迟早要出问题。

    见沈仲当着自己的面发火,心里非常不舒服,感觉沈仲过自以为是,完全没有将他这个放在眼里。他的脸色倏地沉了下来,手臂一挥,广袖扬起一个弧,紧接着,瓷裂声在殿内响起。

    殿内霎时一片静默。

    沈仲睁大眼睛看着,而也同样怒意汹涌看着他。

    沈仲胡抽搐着,唇齿微微开合,无力喊了一声:“殿下”

    “沈大人好大的火气!”冷笑着,想着沈仲这些年的尽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