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吕布则“勇而无计”c“轻狡反复”;刘表则“不习军事”c只“保境自守”;袁术则“奢淫放肆”c“无纤介之善”所以操终能将他们各个击破
由此我们说曹操可以称得上古代卓越的军事家
(3)曹操的为人和作风
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看法纷纭错杂毁誉不一毁者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c专门玩弄权术c“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誉者则目之为命世英雄c杰出的军事家c政治家c文学家有关史书记载既善恶错出真假难辨我们如果片面地依据某些记述断章取义纵然再多发表评论文章亦无济于事评论历史人物应当从有关的可靠记述中归纳出居于主流的东西(如德c才c功c过c善c恶c作用c影响等)从而得出确切的结论不仅要把这一人物与他同时的人相比较也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同一类型的人相比较这样便不难估计其在各方面的价值以确定其历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与奸的问題我们在前面已经做过分析曹魏政权是曹操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自己苦心经营出來的当时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汉朝还有什么可供曹操篡夺呢曹操确实是玩弄了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这样做还是为汉朝延长了二十余年的名义上的国柞假若操是奸臣的话那末二袁c刘表c刘备c孙权谁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个能维护汉政权的忠臣來还能说操是奸臣吗
至于曹操对人是否奸诈专门倾人利己呢传说中曹操所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是否真实呢据《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字刃击杀数人
《武帝纪》注又引《世语》: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武帝纪》注又引孙盛《杂记》: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根据《魏书》的说法操杀人系于被劫之后这种杀人不能说是负人而只是惩罚歹徒的行为《杂记》所说操夜杀人乃是怕别人杀害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这还可以说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行为但操过后还是很快就感到凄怆伤怀说明这次杀人是属于误会并非操本性即安于做负人之事而且“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语只见于此书其他二书均未道及可知这话是不可靠的从当时实际情况论操恐惧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轻易做杀人惹祸之事他当时如畏人图己就应趁人无备时逃走何必杀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书所记大相径庭陈寿既不采用裴注虽引出但未置评仅备遗闻所以我们不宜视之为真实材料与其在这个问題上多做纠缠远不如从操许多比较确凿的行事中寻找答案比如:陈宫原來是拥戴操为竞州牧的有功大员操“待之如赤子”但后來陈宫趁操东征徐州牧陶谦之际叛操而迎吕布为兖州牧使操几遭灭顶之灾后來陈宫与吕布一起禽获“宫请就刑操为之泣涕”颇有故人依恋之情宫死后“操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抚视其家皆厚于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报书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举行之多矣魂而有灵亦将闻孤此言也”可见操对死者的嘱托并无背负之事王粲的儿子因参与魏讽谋反为曹丕所诛操闻叹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操以金璧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之事更为人所熟知操还自言:“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可知他是怕负人的似不可能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吕思勉谓:“操之待人大致尚偏于厚”这种是符合事实的那些述说操诈骗倾人的传闻c轶事多非历史的真实但这种从何而來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吕布与操作战时曾告诫部属:“曹操多谲”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时的“多谲”扩大到其为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