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孙月娥(第1/3页)  冒牌小乡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带客家人的先人来自中原,为躲避中原战乱辗转迁居,背井离乡来到南方,定居在山林中或大山脚下,开荒c建房c种地,成为当地的新民。他们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既要应对官府的盘剥,又要学会与土著相处,还要与瘴气作斗争,为此他们聚居在一起,艰苦创业,尚武成风。至今,这一带客家人的方言c风俗c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依旧保留着浓重的中原色彩,每逢传统节日族头会组织村民舞狮打功夫,不论男女都会练就一手防身功夫。

    孙月娥已过不惑,平时经常劳作,风吹日晒,眼角已留下岁月残酷的印记,但仍然无法掩饰其内在的英气,她性格爽朗,热情大方,快言快语,客家女子又靓又辣又能干的风采,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孙月娥从房间里拖出一捆黑皮果蔗,抽出其中一条较大的,麻利地抄起一把水果刀,一刀砍了蔗头,然后砍成了几段,选了中间的两段削了蔗皮,热情地递给了李浩天和柳华。

    “好甜啊,好久没吃过这么清甜的果蔗了。”主妇热情似火,盛情难却,李浩天也不再推让,一边吃一边啧啧称赞。

    “这是自家的种,不过以后就得去街上买了,家里的地都征完了,新村没地种果蔗。”由果蔗想到被产业园征用了的那1亩多蔗地,孙月娥露出留恋的神情。

    “大姐放心吧,以后产业园发展了,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优先解决新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农民洗脚上岸,进厂当工人,企业多了,也会拉动本地经济发展,周边村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富裕的,到时要买果蔗还不是小事。”柳华接口劝说。

    “道理是这么说,我虽是一个妇道人家,但也理解支持政府和产业园,毕竟祖祖辈辈窝在这要水没水c要矿没矿的地方穷怕了,不过村民也有自己的顾虑,就拿咱们平垌来说,上了年纪的村民读书少,没文化,只有一身力气,只会耕田种地,现在的工厂都搞自动化了,进了厂又能干什么呢,适合的岗位也不会太多,这种岗位工资也不会高,而年轻人又有自己的想法,太苦太累挣钱少的活肯定不会去做,现在家里征地是有点钱了,但坐吃山空,吃完了征地钱,以后的子孙怎么办?”孙月娥眉头一皱,苦笑着说。

    “感谢大姐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大姐刚才说到村民的诸多顾虑我们会郑重对待的,毕竟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所做的事出发点都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国家对拆迁安置的相关政策正不断完善,拆迁户的后顾之忧一定会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安置补偿c回建地以及养老保险c基本生活保障c就业保障等等,都会逐步得到解决,但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相信政府的信用和能力啊,大姐是村里有威望的人,希望大姐也帮忙做做群众思想的工作,今后我们有什么做不对的,也请大姐及时指正。”李浩天神色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低头思考了一下,郑重地说。

    孙月娥所说的,应该是拆迁户们普遍的焦虑,虽然很直白,但很有道理。事情看似简单,其实极其复杂。李浩天更感到自己这个小乡长肩上担子的沉重,自己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哪怕有一点偏差,有一点儿戏,有一点私心杂念,有一丝一毫的不负责任,都会直接损害群众切身的利益。心想:这个乡长不容易啊,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还没有这位农妇想得那么深刻,惭愧啊。

    “呵呵,李乡长说笑了,我一个老婆子了,还能干什么呢,现在的人啊,把钱票子看得很重,想法挺多花样的,没那么好哄,不像我们那代人那么单纯,生产队长一声喇叭,大伙就往前冲,干活也不计较那么多,如今要办成一件事啊,得花一番心思才成。要是李乡长早生二十年,这个乡长也不会做得这么艰难。”孙月娥看到自己的一番话让人家乡长自责了起来,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说过了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