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2.第一百四十一章 收养(第1/2页)  大地的情人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冲出末路乡村]

    第141节第一百四十一章收养

    “俺是魏胡同魏家春闺女魏潇英。俺爹娘叫土匪杀了,要日俺,俺拿白灰面撒了,才逃出来。俺是你家刘时远婆子!”

    “啥时候的事?”

    “年把了,去年开春。”

    刘学林四面看了,没人,开门让女孩进来。刘时知添孩子,刘时远又有个女子找上门,偏偏两人都不在家,女孩家没了人,先收留着再说。回头让他们辨别下,就明白了。

    先交代新婆子清楚,把她安顿到魏琪琪屋里住下。又叫刘时习和刘时方拿几两碎银子,去魏胡同魏家春家收拾后事,果然院里大小四条尸体横着,叫过本家看了,大家一块招呼,用家里现成席子卷着,挖坑埋到祖坟,魏潇英祭哭了爹c娘c弟,家也回不去了。

    刘学林安排好家里事,决定再到开封一趟。带着魏潇英,和刘时君,也有九岁了,知道新婆子跟前就这一个,得早点锻炼。他娘看见七八个孩子曾经跟着爹出去,回来都长本事了,自然巴不得自己孩子早日成人哩,自是不反对。收拾好行李,殷切交代孩,懂事,知道照护爹,听爹话殷勤话声中,刘学林牵着牲口,悄悄离家。

    车上还有二百来斤地黄,三百个箩筐。家里闲暇无事,大大小小都能上手,粗条编织,主要是地里干活用的箩筐,挣钱少,关键量大,村里卖就可以。运出去的,是精细活,价格高,自然得卖到城里。家里女的,尤其几个女孩,不空闲,有点闲空,就编,攒的数目,就可观了。以前是半年卖一次,现在俩月得卖一趟。看来,这次到开封,还得找个新铺子。

    因为带着俩孩,路上不便耽搁,刘学林停留次数就少些,尽力赶路。

    到平路c直路,就教老八咋吆喝,咋辨别骡子脾气,咋用鞭之类。平时跟哥们后面做尾巴,多少也知道些,上手就很快,尤其鞭子,早自己练得烂熟,鞭梢说到哪,绝不会指东打西,听话着哩。刘学林倒也放心,扯过被子睡去,叫孩赶车。

    车子轱辘轱辘碾过高高低低c扭扭扭曲曲土路,刘时君左看看半高的麦地,右张望张望树林,倒也比在家惬意,嘴里“嘚”“嘚”吆喝着,手则拿着鞭子,站起来“啪”“啪”将路边树叶,按照自己想法抽落,练习手腕。

    在家,早晚习武,看到哥们各有“一绝”,自己琢磨,练软家什,绳子啊,铁链啊,三节棍,都能走个样子。最拿手,是将娘的绣花针,针鼻带线,远掷七八尺,说扎鼻子就不扎眼。要是顶针,夜里香火点燃,他能站在一丈外扔,十有,能顺杆罩住,不把香打翻。他娘也奇怪,这孩子,专找些娘们家伙练个啥劲哩!

    过了黄河,滩地广袤,地势平坦,绿色无限。刘时君赶得高兴,单脚站在车帮,练习平衡和腿劲,一手抡圆了挥鞭子,活像个天上的鹰。

    魏潇英在旁看的羡慕,也比样学样,几回摔下,皮烂了,也不喊疼,爬上来再学。刘学林看了,暗自纳罕,这妮子有股倔劲,当初时远也不知咋收服哩!有时,也上去教两手,指点指点。

    有闲则路长,无暇则程短。刘学林和俩孩逗着c玩着,转眼到了开封路面。指明了行车方向,刘学林闭眼养神,俩孩随骡子坐两车厢前端走着。

    柳树婆娑,黄叶遍地。拐弯处,是莲花岗,一路大下坡。有几个乞讨装束人散坐路边,后边还有几十个。待马车近前,路边的四肢八叉,挡住去路。魏潇英咬住指头,扭头看刘时君,刘时君不慌不忙,兜头一鞭子抽过去,领头躺着的草帽,“呼”飞了,“啪,啪”回抽两下,一片琐屑掉下来,吓得众人“啊”赶紧滚向路边,后边想起哄的人,张口结舌c两眼呆呆——后边有个不服气的,抬腿要蹬车框,“啪”刘时君反手抽到他大拇指上,“哎吆吆”手搬着脚转圈叫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