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亘古(第1/2页)  大地的情人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冲出末路乡村

    第72节第七十二章亘古

    日头,不知从那游逛一夜回来,灰头土脸,懒洋洋地斜睨着村。谁家公鸡,“喔喔——”,欢迎它,它却红了脸膛,估计昨夜没干啥好事。公鸡给你唱歌,你脸红个啥哩?莫非昨夜你找公公鸡鬼混了闹脸去哩?

    勤快的刘学林爹,已经起来编织一会箩筐了。前段二孙搬荆条,发现靠近蒸炕的几捆荆条,颜色发白,用手捋捋,去不掉。拿手弯弯,更柔韧。用刀破条,一根能多批出三四条,颜色还白亮。近鼻子闻闻,才明白,是蒸炕蒸时候,露出的龙黄薰哩。

    和爷爷编了个针线筐,条条更细法,筐子也鲜亮。给孩说道说道,孩拿着比划比划,“薰地黄c牛膝,它们能柔顺。敢情荆条也能薰?”当下,架起蒸笼,分别放入荆条捆c枝,燃烧蒸腾,估摸着比蒸地黄时辰长一点,凉凉,揭开,哎呀,全成白生生,特别单独放的。试试弯弯,破开,一样。这下,老汉高兴了,自己孙儿有墨水,又碰巧,赶紧摆上香案,跟祖宗磕头道喜。

    咋能不喜欢?以前,单独批出来的白条,价钱高二三成,那得小心批,还怕割烂手,两三根能批出四五条,就不错了。现在,都成白的了,容易批,不窝工,卖的多了,老汉不多给家里出力啦?

    刘学林又将它们,分别放到水里泡,日头下晒,土里搓搓,比对颜色,除了水里泡颜色变淡黄,别的不变。问了二孩,咋发现龙黄能薰哩?二孩说了,爹就想,小孩能闻到,大人肯定也能。要是都知道龙黄薰,就不是独门生意了。这个,还不能外传。看看想啥办法,编好后,去掉龙黄味,秘密才能保住,生意才能做长久。老汉一听,当然同意了。先不编,看看编出的几个,咋着能去味!

    山药c地黄,包括菊花,都熏,往往放置一段,味道才淡。若细闻,还是能闻到。又想,它们薰出来后,都装包,怕失了水分,减了分量。那就在日头下晒着,看咋样?

    西墙根,东墙根,都在向阳c背人地方,挂着白荆条c编好的筐。老汉一天闻几次,看看味道小了没有,味没了没有?

    到第十天,爷爷叫俩孙c孙婆子,都闻闻,仨孩都说,没了。刘学林c婆子几个,也闻不着。一家大喜,可以编了!

    三四天后,几个货铺被眼前雪亮的编筐惊呆了:这是啥编的哩,象牙?还是玉?又白净,又润和,提提,分量也轻。几个商人看看,都看出对方眼里冒金光。几个人三方协商,先大致定下价格,随行就市,谁出价钱高,再做决定是一方订货,还是公同价钱订货——毕竟没做过,看赚到的钱属于自己的分成,大家能不能都接受。

    刘秀秀看她娘,还是半死不活地睡,气不打一处来。看人家刘大孩,大小婆子,穿得干干净净,不是忙着这,就是忙着那,不见清闲过。自己家倒好,一天一顿饭,锅也不洗碗也不刷,地也不扫,院也不清。身上衣服,一年四季就这一身。躲在墙角,看人家婆子上茅厕,连脸也老远看着香。俺说刘大孩咋不找俺屄日哩。不行,不能躺了,得去洗洗。光着身子下来,寻盆看不见,找布巾就是条麻绳了。拿出皂荚盒,空哩!气得摔地上,呜咽咽地哭。

    哭了一会,肚里咕噜咕噜,直腰直不起来,只好一手按地,一手扒着门框,一不小心,门后挂着的不知道是啥,“哐啷”罩着头了,鼻子里“呼”地堵满了灰尘,黑天黑地,啥也看不着,由不得放声要大哭,第二声还没接上气,嗓子又呛住了,“咳咔”连天,咳嗽得嘴里发苦,脊梁发酸。

    她娘骂了两句,不管,床上稳躺江山,呼噜去。

    刘秀秀没法,只好穿着灰衣服,去灶火水缸边,舀水冲洗。

    这一向,没有土匪,几家心眼就大了,干活时辰多些。

    麦子收了,多数人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