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六、 卒赠少师谥忠定 千秋伟业后评说(第1/2页)  同朝为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到了洪州,灾民遍地,他开仓赈济灾民,将大批的灾民从死亡线上拯救下来。李纲不忘抗金大业他向高宗写奏折,奏折里毫不客气地批评,朝廷一味采取的退避之策,“可暂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退一步则失一步,退一尺则失一尺”。他告诫高宗:“勿以敌退为可喜,而以仇敌未报为可愤;勿以东南为可安,而以中原未复c赤县神州陷于敌国为可耻;勿以诸将屡捷为可贺,而以军政未修c士气未振c而强敌犹得以潜逃为可虞。他建议,朝廷应将淮南c荆襄建成东南抗金基地。在两淮及荆襄置三大帅,各领重兵,以图恢复。有了这些措置,则大宋中兴之期,指日可待。”可惜,这些透彻之论,不可能入高宗之耳。这位胆小皇帝即使偶尔挺起了腰板儿,也是为挣脱一时的困境,从来没有收复幽燕之志,他不希望自己忍辱负重得到的皇位为此失去。既然如此,李纲的苦口婆心,也就完全无用。他的奏折就像石头扔进深潭里,无声无息。过了许久才有了回复,而高宗采取既不接受,也不恼怒,就是一句:“朕知道你是一片忠心。”高宗要是能听李纲的建议,宋朝早已恢复原来的疆土。可是高宗就是一个十足的利己分子,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抛弃疆土。抛弃至亲,是一个十足的卖国投降派。他利用李纲都是权宜之机,用完就抛弃,而且再不敢让他主持抗战大局,只是将他放到地方任职。而李纲不管做什么都能为民着想,他到哪里都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也确实为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他生不逢时,扶持的都是不想作为,又心胸狭窄的皇帝,但他依然保持那豁达的心胸和良好的心态。为此受到后人的景仰和爱戴。

    李纲的表章奏札和政治军事论著《中兴至言》c《遇论》等﹐议论剀切﹐朱熹称为“正大明白﹐而纤微曲折﹐究极事情﹐绝去雕饰﹐而变化开阖﹑卓荦奇伟”(《梁溪先生文集序》)。他喜为诗﹐多记述行踪游迹之作﹐其中《五哀诗》缅怀屈原﹑贾谊﹑杜甫的“忠义”风烈﹐寄寓爱国情怀﹔《建炎行》追叙为相期间“出处去就大概”﹔《病牛》中“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等句﹐表达了宏大的抱负。他也能词﹐词风豪放﹐咏史诸作如〔水龙吟〕“光武战昆阳”﹑〔喜迁莺〕“晋师胜淝上”等﹐有讽谕意义。长江千里。限南北c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李纲虽然被排斥在朝廷决策权利之外,但一直关心国事,一再上疏陈述政见,继续反对屈辱投降,支持岳飞抗金斗争。由于高宗从来没有收复幽燕之志。不采纳他的抗金大略。心里实在伤感,满腹经纶又有雄才大略的李纲,只有请辞回家修养,当时家乡邵武被义军占领,他便请求在福州颐养天年,高宗许可。绍兴十年正月(1140年)。李纲抱恨,逝世于福州。后葬于闽候县大嘉山。逝世后,高宗下诏尊他为少师。

    李纲一生爱国。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称赞他是:孤忠伟节的一世伟人。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撰写了《忠定公赞》:“其道则隆,其运则剥。噫,胡出处之不常,为苍天频卜。”意思是用李纲的治国之道,则国运昌盛,否则就国运颓废。清代名臣林则徐,在福州李公祠也题有一联,称赞其为:“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但令人感到殊为遗憾也殊为可惜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世伟人,却不为时代所用,不为世间所容,空怀一颗报国之心,在等闲中白白流逝了英雄宝贵的生命。

    李纲去世后,金国早已经是完颜亶当皇帝了,他起用了完颜晟之弟挞懒,挞懒就想尽办法让他的汉仆秦桧回到了高宗身边,他的回来虽然疑虑重重,受到很多人的质问。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