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七微南逃寻情无果返 钦诛杀“奸贼”快人心(第3/5页)  同朝为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殿,见是一帮官家模样的人来叩访,哪能想到是太上皇。主持便大大咧咧坐到了主座上,让客人坐了下位。老和尚把来人打量了一遍,开口问道:“几位官人是现任还是罢任?”徽宗答道:“均是罢任。”主持见一行人趾高气扬,不像是失意官员的样子,就问:“看众位意态自如,莫非还有子弟在京中做官?”徽宗看那主持口气太大,忍不住,就索性挑明了:“我有二十七子,长子乃当今皇上。” 和尚闻言一惊,忽然想起民间盛传太上皇要南巡的事,方才恍然大悟,慌忙叩地求饶。徽宗此时也无心斥责他无礼,带领众人回到船上,只顾催船家快走。

    船行至雍丘(今河南杞县),徽宗怕皇后c妾妃c子女饿得受不住,便命宦官邓善询去把县令找来议事。邓公公打发人去找,不敢说是太上皇到了,而是以别的理由召县令来。一会儿,县令骑着马c带着一队人马,神气十足地来到岸边。邓公公见又是一个有眼不识泰山的家伙,便从人群中站出,厉声喝令县令下马。县令不吃那一套,说:“我身为京畿县令,就应当有威仪,哪有徒步来见老百姓之理?”邓公公不愿打哑谜,便搬出了真佛:“太上皇帝驾幸亳州,要临时在此驻扎!”县令大惊。连忙舍了马,一溜小跑来到船前,高呼万岁,跪拜请安,表示情愿领罪。徽宗见这小官,不禁一笑,说:“公公是与你戏言!”说罢,把县令召至船中。太上皇把当地情况问完,蔡攸忍不住谈起了最实质的问题。他对县令说,现在御驾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食物啊!县令哪敢怠慢,马上吩咐人去准备。若不是金兵入寇,国家乱了套,他一个小小县官怎有机会一睹天颜。所以这次有机会报效,他当然尽全力去办。当下从本县实际出发,备了丰盛的酒席,让徽宗一行饱吃了一顿。吃罢出发,船走了不远,就因冬季河道干枯搁了浅。徽宗逃命心切,发了脾气,当即舍舟上岸,骑了一匹叫“鹁鸽青”的御骡,向睢阳(在今河南商丘)疾驰。就这样折腾了一夜,到这时才听到报晓的鸡鸣。前面岸边,有一小市镇,居民皆在酣睡,独有一老妪家还点着灯,竹门半掩。徽宗便推门进去。屋内,老太太正在灯下纺织,见有生人来访,忙问徽宗姓氏。徽宗答道:“姓赵,居住东京,现已老欤,让长子顶班了。”卫士在旁听了,都忍不住笑了。徽宗看看卫士,自己也笑了。老太太估摸着这肯定是一帮贵客,便好酒好菜招待。徽宗起身,恭恭敬敬接过酒,喝了一口以后,又将酒杯传给卫士。老太太见徽宗被冻得够戗,就请他到卧室内,拥炉烤火。还动手脱去徽宗的袜子,给他烘脚趾。民间百姓的淳朴,深深打动了徽宗,他叮嘱卫士一定要记住老妇家的地名,以便日后报答。可惜,等到后来太上皇返京时,老太太已经过世。徽宗不忘点水之恩,赏给了老太太几个孙子一大笔银子。在老妪家休息好了之后,徽宗一行趁着曙色又上了路。晨雾正浓,前路迢迢。真个是:敌军未到汴京城,漏夜吓跑胆小人。几日里,队伍竟狂奔了数百里,次日抵达南郡(今河南商丘)。一路跑来好不容易到了长江边。渡过长江后,徽宗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安顿了下来。看看身边,真是成了十足的孤家寡人。这一路狂逃,徽宗只顾自己逃命,连一起出逃的皇子c帝姬都不管了,一路散失,大多流落于民间,吃尽了苦头。

    而这个时候蔡攸回来了,带来的是不好消息:李师师与梁山好汉燕青浪迹天涯,无处寻觅了。这个打击对他委实不小,他真的太喜欢李师师了。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原本艰辛的他又添了许多忧愁。一下老了许多。

    原来李师师确实住在毫洲的一家客栈,他是等燕青能够和她一起去南方。其他之人像断了线的风筝,只有燕青不弃不离,虽说不是经常见面,每次自己陷入险境的时候他都能给予自己安全,她已经厌倦了风尘里的生活。

    梁山泊英雄燕青是如何认识李师师的呢?原来燕青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