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力谏朝廷不平事 为官顺溜节节升八权倾朝野(第1/3页)  同朝为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c力谏朝廷不平事为官顺溜节节升

    黄潜善在老师去世满七过后便去走马上任了。次年李纲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太学府。李纲赴太学就读之日,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一路水陆兼程,心潮难平。船一过尉氏县,远远就眺见汴京城楼高耸天际,似那人间天上。进入东水门后,只见一座百万人口的繁华之都扑面而来。

    年轻的李纲饱读诗书,心怀天下,从此就要从太学的林荫小道,走上修身治国的坦荡大道了。想到此,不禁热血沸腾c心潮澎湃。

    入学之时,朝中正是蔡京当道,朝政糜烂如江河日下。一路所见,太湖采石所的官船,高挂“应奉局花石纲“的皇家大旗,十多艘一队,在水路上横冲直撞。沿途百姓不堪搜刮,怨声载道,都说国家将要败在这伙奸贼手里了。民间疾苦,深深震撼了年轻的李纲。他不禁浩叹:人间何世,百姓何辜,要遭这刮骨剔肉的残酷盘剥?

    李纲是精英教育熏陶出来的学子,坚信儒家真理。古来孔子讲“求仁“,孟子讲“民本“,可是眼前的景象,哪里有一点仁义和爱民可言?他搞不懂,难道真理就是写在纸上来哄老百姓的?

    在太学里,人也是物以类聚的。李纲结识了同学李彪c陈朝老等人,彼此情投意合,如同手足。他们目睹奸臣弄权,朝政,都压不住心头的一股怒气。几个人聚在一起,免不了要慷慨陈词,指斥时弊。

    李彪这个人,入太学已有些年头了,因为敢言而触怒了学官,同时又无强势人物做后台,因此迟迟得不到授官。同年的学子,到了“释褐“(脱下布衣c换上官袍。意为毕业)之时,大多都顺利进入官场,风生水起。而他,则一直伴着真理的化身——孔老夫子的塑像吃冷猪头肉。越是郁闷,他越是要说!借酒浇愁之时,他总要破口大骂:大小官吏只知争权,宦官阉人只知残民,朝廷只知敲骨吸髓,还让百姓活不活了?除了骂以外,李彪还将所见所闻种种,写成了一道奏疏草稿,全面抨击当朝执政的弊病,准备有机会递交给皇帝。学官们对李彪的大逆不道早已很不耐烦,经常派人去监听。这日李彪骂得太狠了,太学当局认为不能再容忍,便将情况密报给了蔡京。蔡京大怒,说:太学本是弘扬朝廷教化之地,有如此背逆,还要太学做什么?于是下令,将李彪逮入监狱追究治罪。

    太学当局杀了鸡,但是却没吓住众多不满的猴。李彪被逮后,又有陈朝老奋身而起,上书皇帝,说皇帝五次任命宰相都所用非人。当朝大佬只知贪婪跋扈,坏事做绝,天下万民恨不能食其肉c寝其皮。在宋朝非凡的政治环境下,太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宋廷朝中掌权的投降派预备投降,出卖民族利益,在这样的危及时刻,太学生们勇敢地站了出来,李彪c陈朝老他们被逮后,李纲充当了领导角色,他承担起反对投降c支持抗战的领导重任,不屈服于外敌的武力威胁与内部的迫害危险,为了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无畏!他还组织太学生上街游行要求朝廷释放李彪c陈朝老他们。在大家的努力争取,和集体罢课c罢食的威吓下,院长吴敏领教了李纲他们的厉害,只好求得微宗下令,赦免了李彪c陈朝老他们。李纲他们团结一致,成了太学院里经常针黹政治c勇于直谏的斗士。

    在太学府院,李纲一面勇于斗争,一面学习上进,知书达理。经常讨论朝廷大事,他抨击旧党,新党,拉宗结派,结党营私。他敢说话,不平则鸣,一鸣惊人。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既然国家高薪养士,就要对得起这份俸禄。看见了国家的弊病而不说,是做臣子的最大不忠。”他还极力反对与金国结盟,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见解,上奏曰:与金结盟乃是与虎狼为伍,辽国一旦灭亡,那将是与虎狼为邻。他的这一性格决定了他是对政治极为负责的人。可是古代的皇权统治,容不下认真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