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回:屈突通卸甲哭节义,萧皇后妙笔写风华(第1/3页)  大隋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将屈突通一看自己的亲弟弟和儿子都归顺了唐主李渊的麾下,怒火中烧,传下军令,要大义灭亲,射死弟弟和儿子。

    等了片刻,只见阵前的隋军将士竟无人响应,出乎意料。由于连年征战,即使骁果营的将士也已厌倦,如今李渊入关,人心所向,不少隋兵纷纷倒戈,阵前投降。

    这时屈突寿翻身下马,跪倒阵前,伏地痛哭:“父帅快快归顺吧,隋祚已终,人心归唐,此乃天意啊!”

    再看屈突通手下将士,一个个目光茫然,斗志全无,不少人跑到了唐兵队中,屈突通麾下的将士已经走得寥寥无几。

    戎马半生的屈突通呆坐马上,从未遇到过如此落魄的景象,心中自知,大势已去。相持了许久,两军阵前鸦雀无声。

    突然,“当啷”一声,屈突通扔掉了手中兵器,默默的翻身下马,面朝东南,跪拜江都方向,痛哭道:“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鉴察。”

    屈突通失声痛哭,再三跪拜东南,这时唐兵已来到近前,将屈突通捆绑起来,押赴长安城。

    如今的唐王李渊拥立新君,诏告四方,消息不过几日便传到江都。此时正逢隋炀帝杨广又编歌舞,命宫娥演练,无暇顾及。

    陈贵人拿着西边传来的消息。匆匆来到宫里,萧皇后一直担心大兴和洛阳的战事,但奏折时时中断,消息时有时无。

    一见陈贵人回来,萧皇后问道:“中原可有什么消息。”

    “出大事了!”陈贵人便把李渊拥立杨侑为帝的事一一道来。

    萧皇后问:“那西京陷落为何如此之快。”

    “听说尧君素被害,屈突盖投降c屈突通被俘,阴世师战死,幸好萧珣c萧瑀两位国舅率群臣归降,才免得宫中杀戮。”

    萧皇后虽然惋惜,但听说两个弟弟平安,这才心里有些踏实。陈贵人又道:“奴婢还有一事,自从有了西京失守的传闻,骁果营的将士家眷多在关内,思家心切,皇上再不回师北上,只恐军心要乱了。”

    “唉”萧皇后长叹一声:“哀家已经劝过多次,皇上只是吟诗作曲,编舞游玩,只求安逸,无心社稷了,我乃妇孺,又能奈何?”

    “如今天下已乱到这般境地,娘娘宁为玉碎,也要说服皇上,否则在江都早晚也要生变。”陈贵人道。

    萧皇后道:“即便死谏终是死路一条,徒劳无益。”

    萧皇后与陈贵人正对坐犯愁,只见一个小太监,捧着近些日子的奏折,匆匆送往御书房,萧皇后说道:“皇上荒废朝政,哀家整日坐在宫中不知天下变故,命御书房掌灯,哀家到想看看天下是个什么样子。”

    陈贵人陪着萧皇后去了御书房,点着灯烛。萧皇后打量了一番沉寂多日的御书房,对陈贵人说道:“让哀家一个人坐会儿吧。”

    陈贵人退到外面等候,萧皇后坐到龙椅上,掸了掸龙书案上的微微浮尘,顺手拿起一本奏章,展开细读,上面写道:“鄱阳贼首林士弘,聚众十万,自称楚帝,定都豫章,改年号太平,北至九江,南至广州,割据一方”

    看着这本奏章,萧皇后顿觉失望,原以为李渊另立皇孙,已经令人惊愕,没想到江西c岭南各地皆被起义军割据,倍感惋惜。

    萧皇后将这本奏章放在一旁,又拿起一本,打开奏章细读,上面写道:“桂阳盗贼曹武彻,自称湘君,改年号通圣,聚众数万,割据荆南四郡”

    萧皇后一看敢称王称帝的还不止林士弘一人,荆南四郡竟也被盗贼所占。萧皇后暗想,杨广整日想效仿陈叔宝划江而治,如今除了江东皆以落入敌手。

    带着几分沮丧,萧皇后凝重的又掀开一折,上面写道:“山西盗贼刘武周,勾结突厥,自称皇帝,改号天兴元年,攻占汾阳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