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节她来到边疆的医院(第1/4页)  非常爱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岁月,两个字,有点缠绵,有点安静,有点姹紫嫣红,又有点简单素白。岁月较比光阴,有了更长更远的意味。也就可以拥有生活的五味杂陈。

    那一点酸,一点甜,一点苦,一点辣,一点咸,都成了岁月的味道,生活的调料。

    岁月的感觉,恰似三月里的桃树,抽梦成林,是花开时的灿烂心情。

    花,狠狠开了一季,一季芬芳,装扮了那个有缘人的心情。花,静静飘落尘埃,尘埃落定,无语嫣然。

    ——《岁月已老,心还年轻》

    我们先放下东方海明要被招去做矿工的事,拾起本书的另一位主人公——欧阳雪华所发生的事情说一说。

    话说欧阳雪华把女儿东方萌放给自己的母亲照顾,九个月大的孩子断奶,让她这做妈妈的也是痛苦不堪。也幸亏她还有家人对她的帮扶,让她毅然决然告别了亲朋好友,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三天两夜的行程,她几乎与泪相伴,她不知道她这样做对不对?她只想,如果她这样做,对东方海明也许以后会有所帮助,她死也心甘情愿,他会突然就这样地死去,也可能他已经逃之夭夭,只是一时没有下落,她相信自己的海明,他的骨子里是个不轻易就会屈服的人,如果到那时候,他还活着,也只有她能够在边陲之地,才会有一个他能够落脚存生的地方。这一点的错觉来源于她听宿舍的同学讲过,现在的北京把认为“犯罪的”人,全部遣送新疆地区,进行强制性劳动改造。

    如果,东方海明真的走到那种地步,她就驻守在外面,等待她爱的人回来。这种成因,不能不说,对她毫不迟疑地选择来新疆地区工作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她读过裴多芬的爱情诗歌:“生命称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东方海明是她一生中最爱的人,应该说还是她的男人,他们的爱在乱世中,是不以登记论处的,她相信,只要东方海明能够获得自由,她们结婚登记也是迟早的事。

    列车上,她用微笑和沉默不语来掩藏内心的痛苦,身上的有些涨的难受,她咬紧牙关,上厕所去解决问题,用一只水杯接下来,然后自己再喝掉。借此来安慰自己失落的心。

    同车的还有十九位大学毕业生,但医务工作者却只有三个人,她们还来自不同的学校。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做长途旅行,本来是件快乐的事,却让这些人各自怀着各自的痛苦心情,忍受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折磨。没有人知道她们前面的路是什么样子。

    60多个小时后,她们下了车,发现有人举着鲜艳夺目的红旗横幅在欢迎她们的到来。欧阳雪华跟随伙伴们一起走出车站,来到宽敞的车站大广场,在那里,她和另外两个医务工作者来到地区卫生局的桌子前,报到。

    她们办好了手续,就被送到一家旅馆,说是让她们先休息三天,然后再去省卫生局领取分配工作的手续。

    欧阳雪华放下行李后,和两个伙伴一起走到大街上,早已经看惯了的红旗招展,大喇叭筒里喊叫着她们谁听不懂的语言,或者播放着红色进行曲。一片数不清的大小饭店,飘散着羊肉的膻气味道,让她们笑都不敢笑出来。

    幸亏她们不缺少什么生活方面的必须品,三个人随随便便地逛荡了一圈,就回到住处,忙忙碌碌地洗澡c洗衣起来了。

    三天的共同生活,让她们三人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当另两个人知道欧阳雪华是北京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的学生时,不由地惊愕了,忙着问她:

    “这么好的专业,你为什么要选择来新疆工作?”

    欧阳雪华笑一笑说:

    “我是员,必须要带头上最艰苦的地方去。”

    “就这么简单?”

    “对啊,于是我就报名了。”

    “佩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