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节 家乡的传说(第1/2页)  非常爱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望老乡亲,两眼泪茫茫。当年少年郎,两鬓早染霜。

    ——《忆家乡》

    东方海明的爸爸要出国搞工程工作,可能一,两年,还是三,五年才能够回家,家里没有人能够预卜先知,爸爸的离开,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应当说对于孩子们的前途未卜;也许正是这个原因,爸爸决定带东方海明和他的大妹回一次老家——e省的月波湖边一个古老村落。

    那是东方海明第一次回老家,也是第一次去看望祖根的地方。

    他们一行三人,坐夜里的火车,几个小时后下车,然后,爸爸一手拉着海明,一手拉着大妹,开始步行。

    不知走了多远,东方海明觉得腿脚全麻木的不想动了,只能机械似的跟着,而妹妹则完全走不动了,让爸爸背在肩上。

    回家乡,爸爸是高兴的,这生他c养他的地方充满了神奇,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家了。

    家乡到底是什么样子?海明和妹妹即盼望,喜欢也心存疑虑,爸爸却随口吟诵出一首诗来。诗曰:

    浪迹江湖百余年,

    大河上下舞偏迁。

    弹指兴亡苍天泪,

    扬灰飞遍九洲寒。

    明月秋水依然旧,

    白发今夕化纸钱。

    阅尽人生悠悠史,

    文章千古不由天。

    还亲口给他们讲起了家乡的传说——

    话说燕王扫北后,定都幽州,号召百姓开荒垦田。有任姓两兄弟从山西洪洞县的大柳树下,来到这中原东部的一片沼泽地带。

    但见水洼遍布,杂草丛生,岸边有粗抱的大树,连成一片

    又有方圆百里的一大湖水,碧波荡漾,芦苇摇曳,水鸟鸣叫,鱼儿敖游,自由自在,好不快活!

    两兄弟商议了一下, 就定居下来,间或又有人群涌来,围田垦荒,繁衍生息,一年年一代代,几百年下来,就形成了一片片的村落。

    人们称湖的名字叫之为月波湖,是说月亮上升时,湖面会发生的水波,粼粼闪光,堪称一绝;更上一层楼的是,此地方有九条大大小小的河注入湖中,在清水河口有一片肥沃的土地, 两兄弟的村落紧靠着湖边,分居在河的两岸,老大居在河南岸,人们称之为南村,老二住在河北岸,人们称之为北村,两村中的河便成了自然边界。

    河上修有一座桥,搭得很结实,可夏季洪水泛滥,桥就被水淹没,人们无法从桥上通过,就把船用木板连起来成一座浮桥,为此,人们称这里叫“断桥”。

    人们在断桥处盖了座庙,祈祷龙王爷的保佑,每逢三c六c九日,香火旺盛,你来我往,各种各样的小贩聚集过来,渐渐成了集市。

    方圆数里的乡亲短不了到龙王庙烧香祭祀,人行成群,熙熙嚷嚷,好不热闹。

    人们又传说刘伯温建造北京城前,路经此处,觉得这里汇集着天下好风水,远眺绵亘不断的八百里太行山,如苍龙伏卧,九水如游龙,曲曲弯弯,奔涌入湖,湖中应当有海眼与东海相通,此处为九龙入海之咽喉要道,定乾坤,创大业,必先取中原,而此即为玄机处。

    刘伯温说九河之中的清水河是一条白龙变化的,南北两村恰在龙眼处,如果要镇住白龙,就要在龙口上面,放上一块镇海石,经过丈量,就在龙王庙的后边建了个石门闸口,用来调节水流入湖的多少,后在那里又竖起来一块石碑,上书“镇海口”三个大字。

    时间长了,人们称之此处为“镇口”,两个村子因为分在清水河两岸,也就喊为南镇口c北镇口村了。也有人以刘伯温划清的界限说成“南,北镇口”的。

    刘伯温站在石门闸上,夜观天象,看到东北方向二百四十步〔天上一步为地上一里〕正是北斗星显示的紫微光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