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第39章 不燃之藤(第1/3页)  平民将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第四部 平苗]

    第200节  第39章 不燃之藤

    “什么五溪?”身后传来问话声,却是周信之和秦参将来了。二人本是在后面约束部队,听得传下了悬赏之令,心知前面又是难过,所以干脆双双来看一看是什么情况,正好听得陈道长说起“传说中的五溪”一句,秦参将于是发问。

    陈道长吟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夜郎王城,就是今之安顺,而五溪,只怕便是这里。你看,这里五条小溪,前面一条已经如此难过,这里又是如此,只怕就算过了这里,另三条也不是那么容易渡过的。”

    周信之听得陈道长歪解李白诗句,不由好笑,接口道:“龙标是王龙标,既王昌龄,五溪却是地名,为今之怀化。”

    陈道长摇头道:“周参将所说老道早知,这个解释当然好,只是,这也不过是一家之言而,众人都以为对,却不知是否事实?老道却知道夜郎的确有个五溪,传说过起来极为艰难。”

    周信之一呆,却也不由得慢慢点头。要知道历史真相究竟如何,还真是难以厘清,有时一个人人以为是真的事情,可能其实是假的,而无人相信的事情倒是历实。

    “如果这里真的在历史上就如此难过,为什么叛苗军还要急急的来阻挡我们?”秦参将在一边提出了反对意见,“既然这里这样难过,他们应当不着急才对。”

    “这倒未必。”上官云答道,“他们是想在五溪之后列阵,利用这五条溪水的地利,加上他们的兵马,正好阻得咱们。但他们必须得着急,想我中国,自夏时起,地不过数百里,而今天,西到炎热的西域大漠,北到极寒的漠北c南抵万山丛林的云贵,再险峻的所在,只要有人,就有办法克服,何况这五条小溪?如果李白诗中的五溪真的是现在的五溪,正好印证了这五溪好过,否则何来当年王昌龄就能‘过五溪’之句?”

    这句话一出口,几个参将突然变了脸色,连上官云都被自己的话惊变了脸色,几个人随即齐齐跳了起来。

    “唐时就能顺利过五溪,咱们一定有办法!”几个人齐声叫了起来。

    陈长青哈哈一笑,吟道:“天力有时尽,人智永无穷。移山填瀚海,驱云布长风。碾冰求沃土,缘凤思飞龙。欲望无终日,焉能久安宁?”

    吴恨笑道:“道长是出家人,无欲无求,我们这些凡人却是不行。”

    陈长青摇头道:“何来无欲无求之说?据我看来,世上人出家人也好,凡人也罢,都是有欲有求的。凡人者,求财,求官,求名,出家人,求成仙,求证佛,便是佛家子弟,终日里说什么‘无色无相’的,但求无色无相,难道不是求?所求虽然不同,但有欲有求却是一样的。老道看破红尘,不求名不求利,但也是终日里打坐炼丹,提龙虎,捉五行。。。。。。啊!”

    众人正愣愣的听着陈长青在那里论道说佛,不妨陈长青这一声怪叫,都吓了一跳,纷纷问道:“怎么了?什么事?”

    陈长青看了看上官云,哈哈大笑起来,笑罢,对上官云说道:“上官游击,你那个悬赏,只怕要老道来领了。”

    此话一出,众人都喜动颜色。

    上官云是悬赏全军,求过河的办法。陈长青说要领赏,那自然是有过河的办法了,如果是旁人来说,可能还要验证一下,先怀疑三分,但陈长青来说,自然更加的可信。

    “快说!”

    “陈道长,快说!”众人七嘴八舌的催促道。

    陈长青笑吟吟的答道:“我道家五行之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五溪所在,此前一溪,水生恶物,咱们以火克之,现下这泥沼非水,而是土,既然此前是倒转来,不是以水克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