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六章雌雄双剑(第1/3页)  八千里云和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鹏举揶揄道:“先生这样说来,我还得感谢蒙古人了。”

    元好问哈哈笑道:“是得感谢他们。我说的这个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的后裔,辽朝东丹王耶律突欲的八世孙。耶律突欲是契丹皇族中最早接受北宋文化的人之一,他治理东丹,一概采用汉法。他对中原文化十分推崇,有很厚的汉学功底,契丹贵族内部动乱时他逃到中原度过了其后半生。他的后代有一段时间也是在中原生活的,后来才辗转回到辽国并成为金朝的贵族。汉学的影响一直在这个家族延续下去。自耶律楚材的祖父起他们家世代为金朝的达官贵族,常居燕京。当时燕京是北方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有深厚的汉文化的基础。这使得耶律氏世代受到汉文化熏陶,形成了读书知礼的家风。耶律楚材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理想是按照儒家的学说来治理天下。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c地理c律历c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初仕金,为开州同知c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十年(1215),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c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据格鲁塞《草原帝国》记载:‘占领北京后,在愿意支持蒙古统治的俘虏中,成吉思汗选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博得成吉思汗的喜爱,被任命为辅臣。这是幸运的选择,因为耶律楚材融中国高度文化和政治家气质于一身。像回鹘大臣塔塔统阿一样,他是辅佐亚洲新君主的最合适的人。’)他早已对腐朽的大金王朝失去信心。面对干戈四起c生灵涂炭的神州大地,他决定以自己的才华辅助成吉思汗,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十多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c治国c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我就是他走后,我才来的,也就是一年时间,而他教你的时间五年有余。说起来,他才是你的授业恩师。”

    杨鹏举不知所措地说:“他不是投降蒙古人了吗?那他就是我的敌人。我不认这样的先生。”

    元好问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他也很是敬重你的父亲韩将军的,而且也曾寄希望于你的父亲之辈,谁都能看出来金国势将灭亡,可是大宋也没有领导天下的本事,看看这些年的大宋皇帝,哪一个能够有能力站出来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知道你杀了一个卫国公,寄希望于下一个皇帝如今的赵贵和殿下身上,可谁又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杨鹏举道:“据我和赵贵和殿下相交这段时间来看,他到不失为一个好皇帝。”

    “可是我们能等到吗?”元好问忧心忡忡地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战火连天,我们这些学子能够做到的也就是避免战火。”

    “这点我不能认同。”杨鹏举道,“我们汉人是最恨叛徒的,他既然投靠了铁木真,他就不是我先生。”

    元好问苦笑了下道:“或许我不应该给你说起这件事,或者说我给你说早了。你这次来不只是我看我吧?是不是准备杀金国皇帝?”

    “没有。”杨鹏举实话实说,“要我父亲头颅的金章宗已经死了,如今的金宣宗也命不久矣,我只是想到金朝找点银子花花。他找我们大宋这样多的银子,我要找点回来,这样也是为我大宋报了一箭之仇了。”

    元好问叹道:“你呀你,太嫉恶如仇了,我看如果哪个成了你的敌人日子都不会好过。”

    杨鹏举对元好问道:“先生,你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可以引荐我们进皇宫?”

    “先喝酒。”元好问道,“你喝醉了,明天就可以进皇宫了。”

    李黑娃算是看出来了,杨鹏举到这里来,原来还有深意的,元俨到是没有想到的意外之喜。这个家伙,什么时候也变得这样精明了?

    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