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先说说秦主任(第1/2页)  哈尼梯田的爱情密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第4章:先说说秦主任

    第4章:先说说秦主任

    “半截塔”和“一扇门”飞快地赶到寨子头,卢通寨子的秦主任和三个傣族的年轻人扶着老寿星老人家刚刚爬上坡来,“半截塔”和“一扇门”立刻上前把秦主任他们替换下来,一伙儿人马便热热闹闹地往“一本书”家里赶去。

    这是老寿星老人家的命令,赶紧赶紧,越快越好,越快越好,好像“一本书”家着了火似的。

    于是,秦主任就和他们的人随着“半截塔”和“一扇门”急匆匆地往“一本书”家赶去。

    他们刚刚路过幸福庄寨子的村委会的小楼,就和急匆匆赶来的“一本书”和“电灯泡”两个人相遇了。

    于是,“一本书”和“电灯泡”就接替了“半截塔”和“一扇门”,两个老人家扶着老寿星紧赶慢赶地朝“一本书”老人家的家赶去。

    于是,“半截塔”就和秦主任有了对话的机会。

    人们要问,老寿星何德何能,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气场与磁场呢?

    如果要说老寿星这个人,就得先从哈尼人和傣族人说起。

    要说哈尼人和傣族人的关系,就得先从哈尼人的卢通寨子说起。

    所以,我们还是先说说卢通寨子村委会的秦主任吧。

    秦主任是地地道道的傣族人,却与哈尼人有着世世代代打不烂扯不断的亲密的关系,尤其是和老寿星简直就和一家人一样。

    因为,现在的老寿星居住在红河岸的岸边,紧紧地挨着卢通寨子,他们老两口住在哈尼人当年强渡红河渡河的一个千年老古树的树洞里。

    哈尼人当年强渡红河渡在哪里?

    哈尼人当年强渡红河的渡口里哈龙县的新县城不远,出了新县城,顺着红河岸边的公路一直往西大约2公里的样子,往河边拐进一座密密麻麻的古树林,出了森林便是,卢通寨子就在这里。

    而老寿星老两口所居住的老古树离卢通寨子不到300米。

    卢通这个寨子,认真地考证起来,应该是哈尼人当年强渡红河之后在红河南岸建设的第一个寨子。

    我们所说的幸福庄寨子是哈尼人强渡红河之后,在建设好了卢通寨子之后,才建设起来的,应该叫做第二个寨子。

    为什么人们要将幸福庄寨子称为哈尼人过河之后的第一个寨子呢?

    因为当年哈尼人大领袖纳索的未亡人大统帅女英雄戚氏把卢通寨子赠给了对哈尼人非常友好的傣族人。

    傣族人是当地的土著人,非常爽快地接纳了哈尼人,知恩图报的哈尼人就将这座非常美丽的寨子赠送给了友好的傣族人作为感恩报答。

    哈尼人当年强渡红河牺牲了不知道有多少哈尼人,由于条件有限,统统地把这些哈尼英雄埋葬在了卢通寨子附近的一座馒头山,哈尼人的女英雄戚氏便委托傣族人代为管理。

    令哈尼人欣慰的是,这里的傣族人把哈尼人为民族牺牲的民族英雄,统统地当作自己民族的英雄来崇拜,不但派出专人进行管理,而且每逢过年过节,这个寨子的所有的傣族人就像祭拜自己的亲人那样进行非常隆重的祭拜。

    哈尼人和傣族人简直就成了不可分割的亲密无间的一家人了。

    近些年来,哈龙县旅游业不断发展,再加上哈尼梯田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哈尼梯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申请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大规模活动,哈龙县旅游局把哈尼人当年强渡红河的渡口作为哈尼梯田非常重要的一个景点,老寿星就义不容辞地在这里当了义务讲解员。

    老寿星往老古树这里一住,就引起了卢通寨子里所有的傣族人的不安,于是,秦主任就作为代表前来做工作。

    这一做工作不要紧,秦主任这才发现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