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九十章 两个老帅(第1/3页)  战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景的回答让宇文述十分不安。

    虽说远征军一直屯驻于辽东,粮草辎重也大量囤积于怀远c望海顿等边镇及北平c涿郡等边郡,再加上安东十万大军参加第三次东征,朝廷不需要再从各地鹰扬府调集人马,使得第三次东征的准备工作大大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次东征只需准备两个月就可以展开攻击,这太仓促了,而李景c薛世雄等人之所以仓促进攻,主要是承受的压力太大,来自方方面面的重压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让远征军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然而,越是如此焦灼,越容易出事。第三次东征不容有失,远征军也不许再败,越是胜券在握,越要小心谨慎,每一步都要走得踏踏实实,不允许一丝一毫的闪失。

    宇文述果断结束了军议。

    当夜,宇文述主动找到右候卫大将军郭荣。两位老帅坐在一起,促膝而谈。

    郭荣今年六十八,宇文述今年六十七,都已年近古稀,都是戎马几十年的老军,都是圣主的股肱,虽隶属不同政治集团,利益上有冲突,但在东征这件事上,两人却是利益一致,必须默契合作。

    两人谈到李景c薛世雄的急躁心态,谈到笼罩在远征军之上的厚厚阴霾,心情非常沉重。

    两位老帅追随圣主,参加了西征,参加了两次东征,品尝了胜利的喜悦,也吞咽了失败的苦涩,对上对下c对内对外看得一清二楚,所以第三次东征,他们非常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原因无他,南北战争即将爆发,即便东c西两部突厥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中土这边也肯定要打,没办法,国内矛盾已不可缓解,圣主和改革派已无计可施,内乱已不可避免,这种不利局势下,南北战争打得越迟,对中土就越不利,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只能选择以发动对外战争来转嫁国内危机了。

    南北战争打赢了,圣主和改革派的政治理想就能延续下去,反之,即便打输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把东c西两部突厥这两个虎视眈眈的敌人打得伤痕累累了,短期内已不可能威胁到中土安全了,到那时就算国内敌对双方大打出手c鱼死网破,甚至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也不会重蹈五胡乱华之黑暗悲剧。

    当然,这是最坏结果,虽然考虑问题必须想到最坏结果,必须以最坏结果拟定对策,但中土已统一多年,国力强盛,而突厥汗国饱经分裂和战乱之苦,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双方实力此起彼落,早已不在一个档次上,中土即便从东征战场上马不停蹄地赶到南北大战的战场上,甚至都来不及喘口气,也依旧对东c西两部突厥拥有相当大的胜算。

    所以圣主c宇文述c虞世基等君臣对南北战争信心十足,当然,信心归信心,该做的战争准备还得做,不打无准备之战,而第三次东征所能取得的政治c军事c外交上的胜利,以及这个胜利对圣主c中枢c卫府威权的巩固和加强,以及对卫府将士c中土民众士气的鼓舞,都是南北战争所需准备的重要内容。

    “如今看来,第三次东征若想实现最大战果,只能寄希望于闻喜公(裴世矩)了。”郭荣看了一眼神情冷肃的宇文述,小心翼翼地说道,“滑公(李景)也罢,舞阴公(薛世雄)也罢,包括远征军各部将领,都急于取胜,有意识忽略了各种不利因素,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危境。”

    “欲速则不达。”宇文述叹道,“前两次我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但他们依旧没有吸取教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说到这里,他抬头看着郭荣,迟疑稍许,问道,“你相信闻喜公所奏?”

    郭荣知道宇文述担心什么,说实话他的心情也很复杂。裴世矩和李平原这对师徒太厉害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每一次都闹出天大动静,过去如此,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计谋让突厥汗国陷入分裂和战乱,而榆林风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