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二章 避雨(第2/3页)  大明隐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叔连忙拱手说道:“小老儿明白,小姐慈悲心肠,老天定会保佑小姐富贵万年。”

    撑伞之人点点头,说道:“那你们自个避雨吧,庙里不要四处走动。”

    “知晓知晓,小老儿等只在庙檐处避避雨即可,多谢,多谢!”

    撑伞之人点点头,转身招呼一声,那壮汉便带人四散而去。

    豆儿拴好牛绳,过来扶着钱叔下了牛车,两人皆披着雨披,在雨中急急走到庙檐处。

    这庙修得甚是气派,高高的墙壁,涂上了黄料,上面的重檐探出甚多。两人在檐下脱下雨披,望着密密的雨幕发愣。

    庙里檀香袅袅升起,钱锦鸾坐在蒲团上,见庞二走了进来,放下手中的经书,诧异的问道:“庞二哥,怎么你一个人进来?那避雨之人走了?”

    庞二忙上前拱手道:“小姐,他们没有走,在外面檐下避雨。”

    “檐下避雨?”钱锦鸾皱皱眉,不悦的说道:“这么大的雨,怎么不让他们进庙?”

    “小姐,这是私庙,外人不得入内。”

    钱锦鸾明白私庙向来不准外人入内的规矩,也就不好再坚持,随口问道:“都是些什么人?”

    “回小姐话,是一位老丈带着小厮。”

    “老丈?”这么大的雨,虽是夏天,若是淋了雨,一个老丈怎么扛得住?钱锦鸾吩咐道:“庞二哥,既然是一位老丈和小厮,那就把他们带到门房里歇歇,想来也不会坏了规矩,刚才剩下的姜汤也送一些给他们驱驱寒意。那位老丈年纪大了,若是受了风寒,他家里的人又得着急了。”

    庞二一听,忙应诺而去。

    钱锦鸾拿起经书,看了半天却是一点也没看进去。

    她来娘亲的娘家,主要是禀事的。这禀事,是选秀入宫前的一项程序。凡是选秀入宫的女子,均需回母亲娘家禀告,拿到娘家所在地县衙的官告,这官告的内容主要是证明母亲的娘家清白。虽然自己是娘亲的义女,可娘亲从未将自己当作外人,连外公一家也是如此,对自己也是宠爱有加。这更让她难以启齿说出自己不愿入宫的理由,如今八儿也不知是生是死。一边是待自己如己出的钱家双亲,一边是有婚约的八儿,自己该怎么办啊?

    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放下经书,愣愣的望着那垂下来的红幔出神

    外面的大雨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虽是晌午,可那天色却是越来越暗。雨声嘈杂,天地之间唯有它们在肆虐。

    门房里,两套湿衣服晾在炭火旁,腾起丝丝白雾。钱叔和豆儿坐在一旁的桌边,喝着姜汤。满头白发的门房老头在窗边望了望雨幕,摇摇头走过来,嘀咕道:“恐怕这雨一时也停不了。”

    钱叔放下碗,说道:“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老爹不用担心,雨一停吾等立即就走。”

    门房老头摇摇头,说道:“小老儿不是这个意思。表小姐既然已经发下话来,我们岂敢撵你们走。只是这天也忒怪,雨下得如此猛,恐怕一会儿不得停,小老儿只是担心自家的小茅房。”

    钱叔奇怪的问道:“莫非老丈不是王家的人?”这也难怪钱叔疑惑,既然在这私庙看门房,应该是家生子随主家姓啊,否则怎会在外姓人家庙里做事?怎么听他意思好像自家还有一家人似的?

    “小老儿本是家生子,得太老爷厚爱配妻生子,后因妻子染病不治先后离我而去,如今只剩孤身一人。老爷好心,派我来家庙颐养天年,可那小茅屋是我的家,那里有我妻子的灵位,怎叫我放心得下?”

    原来如此!钱叔点了点头,说道:“老人家不用担心,这雨不会长久的。”

    门房老头叹了口气,说道:“只能这么盼望了。”

    豆儿起身去翻衣服。

    钱叔站了起来,走到窗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