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三斩 受遗命登基为帝(第1/3页)  半城烟沙·金缕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先皇有何遗命?”慕容青石蹙眉问道。舒残颚疈

    众位大臣也都伸直了脖子,静待着皇上的遗命。如果皇上突然驾崩,没有立储,朝中定然大乱!

    “皇上遗命:朕大意轻敌,身中埋伏,如今自知命不久矣,特属意传位于七子楚承泽,众臣须悉心辅佐,保我大楚江山,不得有违!”小将中气十足念完遗嘱,拔剑自刎。

    “区区小将,片面之言,如何能信?”罗应颉斜了眼倒在血泊中的小将,不以为意,提出异议。

    “罗大人说的没错!大楚江山社稷非同儿戏,岂能单凭一个小将的话,仓促传位?!”慕容怀逸暗怀私心,站出来附和。

    一时间,罗应颉一派纷纷站出来反对楚承泽登基为帝。睿王楚承旻的党羽也趁机站出来反对。

    “众位大臣,言之有理!大楚皇位的确不可轻率待之!如此,立帝之事,便稍后再议罢!”端孝皇后面无表情递了个眼神给福儿,示意退朝。

    “退朝~~~!”福儿娇柔的嗓音一出,殿上众臣垂首恭送端孝皇后。

    “且慢!”一道清丽的声音传上大殿,楚承泽一脸冷漠跟在身侧,鸿禧跟在他们身后哈着腰走上大殿。

    “婉贵妃娘娘,后宫不得干政!朝堂之上,岂容你放肆!”罗应颉抬手指着梁婉婉的鼻子,毫不客气道。

    梁婉婉冷笑一声,高举手中的圣旨,环视众臣,气势十足:“本宫这里有皇上离宫前留下的遗诏!”

    众臣闻言,整个大殿的气氛变得诡异,他们面面相觑,齐刷刷的目光看向端孝皇后和罗应颉,犹豫着该不该听旨。

    “罗大人,难道你想抗旨不成?!”楚承泽冰冷的目光看着心有不甘的罗应颉,浑身散发着一种不容小觑的帝王之气。

    罗应颉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端孝皇后,不情不愿,勉强道:“老臣不敢!”

    看着众臣跪了一地,山呼万岁,梁婉婉猩红的嘴唇勾起一抹诡异的冷笑:“自古帝王统御天下,必以敬天法祖为首务。而敬天法祖本于至诚之心,不容一息有间。是以宵旰焦劳,无日不兢兢业业也。

    朕蒙圣祖皇帝(楚符离其父追封)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大统,绍登大宝,夙夜忧勤,深恐不克负荷。惟仰体圣祖之心以为心,仰法圣祖之政以为政,勤求治理,抚育烝黎。无一事不竭其周详,无一时不深其袛敬。期使宗室天潢之内,人人品端形方,大楚根本之地,各各奉公守法。六卿喉舌之司,纪纲整饬,百度维贞,封疆守土之臣,大法小廉,万民乐业。三十年以来,竭虑殚心,朝乾夕惕,励精政治,不惮辛勤,训诫臣工,不辞谆复。虽未能全如期望,而庶政渐已肃清,人心渐臻良善,臣民遍德,遐迩恬熙,大有频书,嘉祥叠见。

    朕秉此至诚之心,孜孜罔释,虽至劳至苦,不敢一息自怠,方翼图安保泰,久道化成。朕至今虽可自信无负,而志愿未竟,不无遗憾。宁王皇七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朕于诸子之中,最为钟爱,幼时抚养宫中,恩逾常格,建元三十年二月朕于太极殿召诸王c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近日,朕思虑再三,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太极殿最高之处,即立袭孟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仰赖上天垂佑,列祖贻谋,当兹寰宇z安,太平无事,必能与亿兆臣民共享安宁之福。

    至于国家刑法禁令之设,所以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以端风俗,以肃官方者也。然宽严之用,又必因乎其时。从前朕见人情浇薄,官吏营私,相习成凤,罔知省改,势不得不惩治整理,以戒将来,今人心共知儆惕矣。凡各衙门条例,有从前本严而朕改易从宽者,此乃从前部臣定议未协,朕与廷臣悉心斟酌,而后改定,以垂永久者,应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