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90章:霸气无敌(第1/2页)  魂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这要想得到这大宁的兵马也并非易事,眼下大宁兵马都掌握在大宁的都司掌印手中,而掌握这支兵权的确是房宽。房宽乃是建文帝的人,在这场削藩的斗争中,宁王也未能幸免,建文帝对这个十七叔也不放心。在对燕王动手的同时,也把手伸向了宁王,而掌握兵权便是第一要务,故而派遣房宽掌管了大宁的兵权,兵权一收,王爷便不再是王爷了,这位建文帝身边的红人,立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囚禁了宁王朱权,继而又加紧整肃大宁各部,力图削除燕王在大宁各军中的影响力,替朝廷收服军心。如此一来,倒是给朱棣攻取大宁带来了不少麻烦。

    “眼下我等一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十七叔不来为难父王就不错了,还指望他率部来支援父王,你简直是痴心妄想!“朱高熙这会儿笑嘻嘻的道,在他看来这个主意当真是愚蠢至极,那宁王好歹也是一个王爷,若是借兵与父王,那不也成了朝廷反叛么?他要是能借兵,早就来了,还等到现在?”

    对于这位注定以悲剧结局的二世子,萧琴由衷的看不起,仗着朱棣喜爱,浑然不将别人放在眼里,难怪最后连自己的侄儿都打不过,被其活活的个蒸死了,此刻对于他的热潮冷风,萧琴浑然不在意,目光死死盯着朱棣。

    朱棣一动不动似乎在陷入了沉思,这个主意不能说不好,若是十七弟能挥兵来源的话,以大宁朵颜三卫的势力以及宁王善谋的支持,区区五十万大军,朱棣丝毫不惧,但最大的麻烦是这位十七弟并无反叛自己,建文帝收了他的兵权之时,他并无丝毫的不满之意,更为可恨的是,在靖难之前,他曾经秘密派遣心腹给宁王送了一幅密信,,历数朝廷不公不义,将建文帝听信黄子澄c方孝孺等人的谗言迫害诸王的窘困情形倾诉于他,盼他出兵相助的,奈何,这封信如石沉大海,根本没有回音。若是此刻冒然请他出兵,只怕会弄巧成拙,如今朝廷五十万大军赶来在即,若十七弟不为所动,出兵攻打,那就是腹背受敌啊,这不得不防啊?“

    更为可恶的是,在真定打败后,耿炳文那个老家伙生怕朱棣趁机图谋河间,在朱棣退兵之际,便急忙下令让镇守山海关的江阴侯吴高率领辽东兵马重新围攻了永平,其用意便是迫使朱棣回兵北平,最初军师道衍便劝阻他利用真定打了大胜仗,军队士气正高的时候,挥兵北上,一举解决吴高,无奈当时朱棣眼看士兵连番征战,早已身心疲惫,他素来优待士兵,故而当时并为同意道衍的这一准确的建议,如今李景隆挥兵北上,整个河北立马局势紧张了起来,这是朱棣始料未及的!

    见朱棣久久没答话,萧琴还道以为他担忧宁王不借兵,脑海里回忆着这段历史,据史书上记载,建文帝元年,朱棣起兵造反,造反的借口与当年西汉时的吴王刘濞一样,也是“清君侧”,其实是以声讨齐泰c黄子澄为名,矛头直指建文帝的皇位。当时,朱棣所能调动的军队只有800多人,这么少的兵力根本无法与建文帝的平叛大军抗衡。于是,朱棣想到了握有重兵的宁王朱权。

    一天,朱棣装扮成衣衫不整的样子骑马来到宁王府的大门外求见朱权,此时朱权还没有反叛的念头,但是在听了朱棣的花言巧语后,还是念及手足之情将朱棣迎进了宁王府。朱棣进入宁王府后,先是劝朱权与自己一起造反,并且承诺事成后与朱权共分天下。但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朱权不仅无意反叛,还劝朱棣不要造反。

    朱棣在宁王府住了七天后要走,朱权送到宁王府不远处的一座千秋桥上,朱棣再次劝说朱权与自己一起造反,朱权依然不从。于是,朱棣一挥手,埋伏在千秋桥下的士兵一拥而上包围了朱权,朱权的亲兵见状与朱棣的伏兵杀在了一起,喊杀声立即惊动了城内的官兵。城内一位姓朱的大将率兵前来支援,也被朱棣的伏兵杀死。朱权一看情况不妙,急忙向蒙古兀良哈三卫呼救,燕王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