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81章:国士无双(第1/2页)  魂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景隆叹了口气,心神有些波动,得知燕王起兵造反的消息后,李景隆心中便大喜,以为凭借自己多年的在军中的威望,定能当上破燕大元帅,岂料,天算不如人算,这个成就功名的大好机会,居然落在了那个在李景隆看来早该养老的耿炳文的身上,这让李景隆大失所望,本以为此生再没机会征战沙场,岂料先父保佑,耿炳文十三万大军居然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这个消息传来,李景隆大有喜从天降之感,凭着多年的韬光养晦,他敏锐的感觉到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在他看来,军中能和自己竞争的除了耿炳文,就剩下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如今耿炳文新败,不足为虑,倒是这武定侯郭英乃是心头大患,此人与兄郭兴从太祖起兵,甚见亲信,令值宿帐中,呼为郭四。跟随朱元璋克滁c和c采石c太平,战鄱阳湖,征武昌,克淮安c安丰,皆有功,遂进指挥佥事。从大将军徐达定中原,又从常遇春定山西,取关中,克定西,晋河南都指挥使。洪武十三年,升前军都督府佥事,又以从傅友德征云南有功,洪武十七年封武定侯。身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尝以疾辞。又因宁妃是他的同胞姐妹,因而备受太祖恩宠,诸功臣莫敢望。若是此人一出,自己虽身系曹国公头衔,但论起人望,资历c和朝廷的地位,都不及此人。想到此处,李景隆心中一紧,抬头见黄子澄面带笑意的望着自己,脸上一红,跟着仰天打了一个哈哈,笑道:“黄大人,当今朝廷之中,无论人望c资历c地位武定侯郭英都是上上之选,何以会?”

    黄子澄这次封建文帝之命,先来给李景隆透过气,上次削藩之事,擒拿周王一事,李景隆处理的非常的只好,这让黄子澄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况且李景隆在太祖在位之时,喜读兵书,多次赴湖广c陕西河南练兵。深得太祖器重,这让黄子澄更加对他另眼相看,在耿炳文之前,黄子澄原本就想以李景隆作为破燕主帅,但齐泰对李景隆并无一丝好感,多次言谈之中透出这位少年得志的公爵虽然满口兵法,也颇得他人赞誉,但实际上却是个只会夸夸其谈之辈。尤其是其没打过一场仗,却视古今名将如无物的派头,更让齐泰觉得他华而不实。兵者,国之辅也,将几十万大军交到这样一个人手中,齐泰无论如何也不同意,黄子澄虽极力推荐李景隆,但齐泰毕竟是兵部尚书,削藩之举,还需要他来调度,况且,当时建文帝对耿炳文也颇有赞扬之意,黄子澄虽有心,却也不敢公然反对,他虽然不认可耿炳文,但耿炳文在朝中乃是太祖留下的老将,况且昔年也追随太祖立下汗马功劳,论打仗的本事,虽说比不上徐达c常遇春c李文忠c蓝玉之流,但在现有的武臣中排名第一,任其为帅完全说的过去。故而黄子澄虽不看好耿炳文,却也没出言反对,如今耿炳文大败真定,开国元勋仅剩下武定侯郭英。可郭英素来功名不显,最多也不过是独当一面之才,用他为帅说不定比耿炳文更惨。这样算下来,除了李景隆就剩下魏国公徐辉祖兄弟两了,这徐辉祖是个厉害的角色,大将徐达的长子,长八尺五寸,长得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徐达死后,数次在陕西c北平c山东c河南练兵。燕王府的阿鲁帖木儿有疑心被他抓捕诛杀了。还掌管着中军都督府。建文年初加封太子太傅。燕王王子朱高煦是徐辉祖的外甥。燕王起兵之前朱高煦被留在南京,偷了徐辉祖的好马逃跑。徐辉祖惊闻派人去抓,没有追上,皇帝听说了,就把他当做亲信。本来任命他为将帅,再合适不过了,此人有勇有谋,乃是上上之选,只可惜他乃是燕贼的内弟,黄子澄就算再傻也不会推荐此人,如此一来,偌大的大明朝之中,便剩下了李景隆了!如此一看,于情于理,李景隆任北伐主帅都是当仁不让!如此好的顺水人情,黄子澄岂能错过。

    黄子澄偷偷一瞅,见李景隆正目不转睛的望着他,眼中带着期盼之意;再往旁边一瞧,方孝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