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靖难时的诸王【感兴趣的看】(第1/3页)  魂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代王:

    朱桂(1374年8月25日-1446年),安徽凤阳人,明太祖第十三子,齿序第十二子,初封豫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封代王。是年就藩大同府。在王位五十五年,寿七十三,于正统十一年(1446)薨。谥号简王。

    他性格暴躁,建文元年(1399年)时,因罪被废为庶人。

    成祖即位后,恢复了朱桂的王爵。可是朱桂仍然没有改进。成祖曾赐玺书给他说:“闻弟纵戮取财,国人甚苦,告者数矣,且王独不记建文时耶?”又下令从今起王府不得擅役军民c敛财物。当时朱桂已经多次被人控诉行为不轨,成祖赐敕列其32条罪状,召朱桂入朝,可是朱桂不来。成祖第二次召他时,在中途把他遣还,把他的三护卫革去,直到永乐十六年(1418年)才恢复护卫。

    朱桂的王妃是徐达之女c仁孝文皇后之妹。

    他死后,由孙朱仕&13947;继承王爵。

    辽王:

    朱植(1377~1424),朱元璋十五子,齿序第十四子,母妃韩氏。洪武十年二月十五日(1377年3月24日)生,洪武十一年正月初一日封卫,二十五年三月初九日改封辽,就藩广宁州。

    人物生平

    三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迁荆州府。因为封地接近东北边境的缘故,朱植熟习军旅,屡树军功。建文时,燕王朱棣起兵反,朝廷担心距离朱棣不远兼拥重兵的朱植会支持朱棣,于是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服从建文帝的命令,从海路来到南京后,封地被改为荆州。朱棣夺得帝位后,埋怨朱植在靖难之变时不支持自己,所以不喜欢他。永乐十年(1412年)削其护卫,只留下军校厨役三百人供他差使。

    朱植在1424年五月初八日(6月4日)去世,在位四十七年,寿四十八。谥曰简,由儿子朱贵烚继承王爵。

    宁献王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字臞仙,号涵虚子c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c臞仙c大明奇士,原籍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自幼体貌魁伟,聪明好学,人称”贤王奇士”。朱元璋第十七子,齿序第十六子,卒谥献,又称宁献王。

    朱权15岁时,朱元璋为防御蒙古,封朱权于大宁(今属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与燕王朱棣等王子节制沿边兵马,称宁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皇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次年,即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进军南京,发动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起兵前,胁迫朱权出兵相助,并许以攻下南京后,与他分天下而治。经过四年战争,朱棣打败建文帝,夺取了政权,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朱权恃“靖难”之变有功,颇骄恣。朱棣即位后,非但只字不提分治天下,而且还将朱权从河北徙迁至江西南昌,尽夺其兵权,朱权时年25岁。

    朱权是明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修养极高,被改封南昌后,深感前途无望,即韬光养晦,托志冲举,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c游娱c著述c释道,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友善,拜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朱权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曾于西山缑岭(今属南昌市)创建道观与陵墓,成祖朱棣赐额“南极长生宫”。所撰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收入《续道藏》。

    朱权多才多艺,自经子c九流c星历c医卜c黄老诸术皆具,且戏曲c历史方面的著述颇丰,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堪称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c《私奔相如》两种。作品和论著多表现道教思想。生平好宏装风流,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

    朱权善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