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谶谣【感兴趣的看】(第1/3页)  魂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谶谣

    谶谣是一种预言,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既然谣谶是古代预言家c方士及方士化的儒生和政客为了各种目的所制作的,那么他们一定会通过种种途径令其流传,并让它披上神秘的外衣,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引起他们对未知命运的关注。往往还挺准的,下面小景也附带几个瞧瞧!

    亡周童谣

    西周宣王时,在都城镐京(今西安西南)的大街上,有一群儿童边走边喊:

    弧箕服,实亡周国。

    恰巧宣王的车马从这里经过,当他听见“实亡周国”时,心头猛地一紧,当即下令将街上卖弧箕服的全部抓起来杀掉,然后忧心忡忡地驱车回宫了。原来,是野桑树,弧是射箭的弓,弧也就是野桑木做的弓;箕服,箕是一种草,服是装箭的袋子,箕服就是用箕草编的箭袋。宣王以为童谣所指是那些卖弧箕服的人,他们的弓箭将会灭掉周朝,所以尽杀之。

    当时有一对正在卖弧箕服的老年夫妇,见王宫卫士满街抓人,连忙拼命地往城外逃去。在郊外的路上,他们发现有一个被丢弃的女婴,觉得可怜,便抱了起来,往褒部落奔去。他们这一抱不要紧,却使上述童谣终于“应验”。

    原来,这个被抱起来的女婴不是别人,乃是后来倾城倾国鼎鼎有名的褒姒。他是宣王的一个宫女与人私通后生下来的私生子。宫女怕被宣王发现,便将她丢弃在郊外,恰巧被卖桑弓箕袋的夫妇捡去,又恰恰抱到了褒部落。褒人收养了她,并给她取名叫“褒姒”。

    小褒姒渐渐长大,出落成一个妖艳异常的尤物。宣王死后,由他的儿子周幽王宫涅继承了王位。幽王是个荒淫昏庸的君主。他因一件小事便把褒部落出身的一位大臣关入监狱,褒部落首领搭救不了他,便使出美人计,将褒姒献给了好色的幽王。幽王一见褒姒美艳绝伦,当即下令放了那个大臣。

    这褒姒自进宫以来,就一言不发,一次不笑,整个一个冷美人。幽王变着法子想逗她一笑,均未奏效。这时有佞臣献计,说用“烽火戏诸侯”方法或可取乐于褒美人。

    幽王将褒姒带到了都城外骊山的烽火台上。这烽火台是专门用来在西戎进攻时点火报信,以令各路诸侯前来勤王;平时是万万不能随便点火的。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调戏了诸侯;褒姒见此闹剧,终于开颜一笑。

    自褒姒一笑之后,幽王越发宠爱她,当褒姒生了一个儿子后,便废掉了王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其子为太子。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宜臼逃到外公的封国诉苦。申侯一气之下,勾结西戎向镐京进犯。幽王急点烽火台报警告急,可是那些诸侯以为幽王又在玩“烽火戏诸侯”的游戏,没有一个前来救驾。幽王狼狈逃到骊山,被西戎杀死;西周至此寿终正寝。此时,不少人想起了宣王时的那首童谣:“弧箕服,实亡周国!”(《国语&8226;郑语》)

    周宣王因为相信“弧箕服,实亡周国”的童谣,而引起一个生动曲折的故事。因为历史遥远,这首童谣是何人所作,是何目的,已无从得知。但人们对童谣的迷信以及童谣引起的巨大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就此童谣来讲,其“应验”结果的附会成分太多。弧箕服与西周灭亡并无直接的联系,西周的灭亡实与周幽王的昏庸无道有关。

    王家碑谶

    唐文宗大和中,王璠fan被任命为丹阳县令;他上任伊始,便决定挖壕沟以固城防。某日挖出一块石碑,王璠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山有石,石有玉;

    玉有瑕,即休矣。

    王璠fan百思不得其解,问众人皆不懂。过了几天,一位白髯老叟说:“这是不祥之兆!预言的是王家四代之事。王公的祖父名,璠fan生础,这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