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第2/3页)  清平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心有灵犀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体现的生活的角角落落。

    她马上与皇后之言呼应,诚恳道:“臣惟圣宠,得居人上,本该感激涕零,但一想到兄长们仍在郡王爵上,便不能安心,臣不忍兄长竟居我下,如此,长幼人伦岂不乱乎?请阿爹收回成命,仍令儿为郡王,如此,儿心得安。”

    皇帝显出意味深长来,问:“你不想做秦王?”

    “臣欲进取,亦欲守礼,二者不可兼得,舍王爵而就礼。”

    皇帝仍未松口,饶是兴味地看着夏侯沛,再问:“这是为何?”

    “王爵总有再得之时,而尊礼为准则,一旦丢弃,终生难重拾。”

    皇帝登时抚掌而笑,当下没多说什么,令夏侯沛退下。

    夏侯沛下去了,她心中并不是那么肯定,她猜不透皇帝是怎么想的,与皇后一样,她也仔细分析过,皇帝为何在此时立她为王。她无法明确,但阿娘既然为她开了头,她便会坚定不移地循着这条路走。

    这非但是信任皇后不会对她不利,更是相信皇后的智慧与眼力。

    隔日,太极殿便传出消息来,皇帝欲大封诸王!

    夏侯沛知道,她与皇后,走对了。

    皇帝一口气封了六王。

    二郎夏侯恕为郑王,三郎夏侯衷为晋王,六郎夏侯康为卫王,八郎夏侯挚为蜀王,九郎夏侯谙为韩王,十一郎夏侯汲人为燕王。

    相对大封诸王,这一巨大的响动,夏侯沛晋升秦王似乎就不那么惹人注目了。但总有人注意的,比如二三两王,比如丞相,比如魏会,比如左仆射秦勃,等等。总有人如鹰伺鸡兔一般地盯着。

    新任的晋王殿下颇为自得,虽然都获封,但是,晋地是最为肥沃且广阔的。他将此视为一种皇帝对他的另眼相待,以此自傲。听闻夏侯沛曾拒封,他与幕僚嗤笑:“十二郎糊涂!阿爹的皇位是怎么来的?阿爹若重礼,便不是皇帝了。”他不知,有时,未得到的恰恰是最渴望的,越是不能提起的,越要想方设法地掩盖。

    尤其是一个皇帝,尤其这个皇帝还想彪炳史册的时候。

    这点,高丞相便能摸到一点,故而,当皇帝欲与他皆为亲家,将他孙女册为东宫妃时,高丞相答应了。他之计量乃是,太子为嫡长,不好废,且太子知礼,皇帝需要礼法为他纹饰,一个知礼的太子,于皇帝而言,亦是同荣。

    可眼下,高丞相不这么想了,上一回突厥之事,他便觉得太子有些不对了,此番,这一念头更强烈了。

    从御苑回来,采选宫人,册封公主,送走使节,都是太子主事,件件办得条理分明,可圈可点。他也是有能力的。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在行事上规矩有度之人,他内心“天真烂漫,不识人心诡谲”!

    高丞相真是矛盾得很,依他来看,若太子已为皇帝,如此便罢了,可偏偏,太子不是皇帝,他的父亲,还是一个精明强干想要开创一番基业的英主!哪个父亲会喜欢一个不像自己的儿子?会取一个不像自己的继任者?

    皇帝不缺儿子!

    可就此与东宫划清界限吗?不说是否划得清,单是为太子妃的孙女要如何自处?

    高丞相一把年纪,却是进退难决,上一回,跟随今上弄死哀太子的时候,他都不曾这般为难过。那时,他知道他追随之人必不会令臣下失望,而今他怀疑他结盟之人是否能如他所期。

    “阿爹。”高丞相的长子,太子妃的父亲高繁向高宣成施了一礼。

    高宣成看看他,叹息一声,问:“你怎么回来了?”

    高繁在大理寺任少卿,此时该是在衙署,怎地突然回家来了。

    高繁的鬓边已出现了白发,见了父亲,面上显出一丝为难,却也不曾多犹豫,道:“儿今日听闻同僚议论御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