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2白首相知犹按剑(下)(第2/3页)  逃宫弃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较结果:一废太子以前,胤祥比胤禛更受皇父宠爱,综上所述,给四阿哥加10分。

    一废太子以后:

    不用说了,胤祥自一废太子以后地位一落千丈,至康熙死一直未能获得皇父的谅解,成为康熙诸子中唯一没有爵位的皇子。(康熙生前曾经在一封给皇子的信中说胤祥不忠不孝什么的,原文我忘记了,好像是这个意思,等我过两天找找看看)还有胤祥根本就没有被圈禁十年之久,否则的话,他不可能和随扈在康熙身边皇四子频繁以诗相和。一废太子之时,诸年长皇子皆难自保,大多数都难逃被圈禁的厄运,就连四阿哥也被圈了,不过至多也是几个月的事情。可能胤祥因为没有爵位家计清贫,或许需要四阿哥加以接济,所以胤祥虽惨,但是远没有二月河说得那么可怜,不过还是要给十三阿哥加10分。

    需要说明的是,一废太子之时,胤祥和大阿哥胤褆随扈在康熙左右,而三阿哥c四阿哥c八阿哥c十阿哥都在京城。帐殿夜警发生以后,康熙命三阿哥c七阿哥还有九阿哥火速赶到自己身边,而留胤禛和胤禩留守京城。前面已经说了,皇三子胤祉因为在敏妃丧中剃发而被处以降爵的处分,因此对十三阿哥怀恨在心,所以很有可能落井下石,使得胤祥有口难辩,蒙受不白之冤。还有十三阿哥绝非太子党人,这是因为一废太子以前他已经被朝中视为皇太子的候补人选,二阿哥不可能与之相善(胤禛也不是皇太子党人,因为他曾经说过二阿哥曾经对他苦毒逼甚),还有就是胤祥的老师法海乃是康熙的大表弟,但是由于其母出生卑贱,不得葬入祖坟,使得这位皇亲国戚少了几分娇纵,但是却多了几分疾恶如仇,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使得十三阿哥对于这位皇太子的不法行径深为不齿,故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党。

    感情生活:

    胤禛:先是专宠于李氏,后是专宠于年氏,但是此二人皆不得善果。李氏所生之子弘时为胤禛所不喜,齐妃亦因此而累,与居于冷宫无异,而敦肃皇贵妃年氏病重之时,胤禛正在整治其兄年羹尧,后世推测“妃以不怿留圆明园”当是暗指其乃自尽而亡,不过不管怎么说年都是在其病故之后死去,可见胤禛还是有考虑爱妃的感受的。她们二人均是为胤禛诞育子女最多的妃嫔,都是三子一女,可惜全都在雍正生前去世。(弘时子永珅亦早夭,无嗣,可以说年李二人没有后代传之于世。)

    胤祥:专宠于嫡福晋兆佳氏,胤祥九子,有五人为兆佳氏所生,二人感情非常好。只不过很奇怪的是,二人共有两位儿子长大成人,但是胤祥的遗愿却是让八岁的弘晓继承爵位,而把嫡长子(其第四子)弘晈给抛在了一边。

    比较结果:当然胤禛的感情世界比较不顺利,给四阿哥加10分。

    儿女的夭折比率:

    胤禛:十子之中成年四人。四女只有齐妃李氏所生之第二女长大成人,康熙年间被封为郡君,后晋郡主,但23岁故去,雍正继位追封她为和硕怀恪公主。

    胤祥:九子之中成年四人。女儿数未知,但胤禛收养其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嫡福晋兆佳氏所生)。可见胤祥膝下应当还有女儿成人。

    比较结果:胤禛比较悲惨,给胤禛加10分。

    和生母的关系:

    这个根本不用比较,当然是四阿哥比较惨,加10分。康熙死后,德妃就开始绝食给自己下马威,逼得胤禛以死相逼,她还拒不接受皇帝给自己行礼,害得登极大典屡屡推迟,几乎都开不了场。还有德妃曾对群臣表态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之所期”,实际上就是不承认胤禛嗣皇帝的地位,给其政敌以可趁之机。并且她还拒绝从永和宫搬到太后居住的宁寿宫,拒绝“仁寿皇太后”的尊号,总之凡是给乃子下不了台的事她全都做尽了。不过我们四阿哥也不含糊,圣朝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