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自从那夜遇见你(第1/3页)  大唐少年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新时间:2013一01一08

    卓元君抚摸着光滑的木椅扶手,材质竟是再熟悉不过的巴蜀上好金丝楠木。

    剑阁一脉的弟子近万名,光是购买日常辎重所需的钱银,便可想而知会是多么巨大的数目。因此,剑阁的运营,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光凭少数出身贵族的弟子家中的赞助,是远远不够的。剑阁为了广开财路,不断了门派的粮饷,也涉猎了商业。巴蜀地区,崇山峻岭,到处是密林,木材资源极为丰富。全国的木器市场,其中暗暗的被剑阁垄断了七成。尤其是那价格高昂的巴蜀特产金丝楠木,资源更是完全被剑阁出资兴建的木器厂占据。可以说,包括御书房这把雕工精致的金丝楠木椅子在内,皇城的所有金丝楠木材质的家具,全部都出自剑阁兴办的木器厂。剑阁可说是把生意做到了极致,钱都挣到了唐太宗的头上。

    卓元君看着这把坐在身下的椅子,便想到了这剑阁木器生意的暗藏最大买家,可说便是正坐在面前的当今圣上。以唐太宗的智慧,岂会不知这些昂贵家具背后的生产商便是武道极致的剑阁。他不但没有消减每年购入金丝楠木家具的数量,反而是逐年增大购买力度,可以说是有意在给剑阁送钱输血。

    卓元君当然明白这是唐太宗再收买剑阁的人心,虽是有一定的所图,但也不能不逞皇上这真金白银的人情。所以,卓元君才下了那高不可攀的峰尖,来到了喧闹的长安城,答应做那记名的国师。

    卓元君摇摇头,答道:“那倒没有。我的师弟哥舒行云已经告知了卫国公,我已经应允出任大唐国师一职。卫国公也没有再为难他们,只是卫国公坚持待我正式成为大唐国师后,再亲自护送他们回巴蜀剑阁。可阴山地界,离突厥极近。突厥圣殿中人对邪降可说是志在必得,恐怕会倾巢而出。他们在那边荒之地,逗留已久,怕是会生出变故。”

    唐太宗深知李靖的脾性,一生唯谨慎二字可表。李靖如果无万分的把握,绝计不会轻举妄动。李靖纵横疆场多年,鲜有败绩,素有“战神”之称,多半归功于他这沉稳练达的性格。

    唐太宗和卓元君虽然是心知肚明,双方并没有达到能够完全互相信任的程度,但面子上还是不能说破的。

    李世民故作发怒状,明贬暗褒道:“这李靖就是太过小心了,不过若没有这份谨慎,也帮不得我打下这片锦绣河山。李世民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看了眼似沧海般深不可测的卓元君,接着道:“宗师,请放心。我立刻休书一封,用最快的方法通知李靖从阴山撤军。”

    李世民已经被西域的战事弄得焦头烂额,不想北方再生事端。突厥虽然正值内乱,但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他也不希望李靖增兵阴山的时间太长,若挑动了突厥颉利可汗那根躁动的神经,惹来战祸便得不偿失了。

    卓元君淡然一笑,道:“有劳,圣上了。”

    李世民许是坐的时间长了,有些不舒服。他忽的站起身,走到卓元君的身旁,轻抚他的肩膀,道:“宗师,庙堂之事,无论巨细,朕还都能掌控;唯这江湖之事,轻重皆不适宜,朕烦心不已。幸亏,天佑大唐,朕能得到宗师的鼎力襄助,定能拔出这隐患,马到功成。”

    卓元君的身子也没见怎么动,却眨眼间便飘到了御书房的门口。

    李世民心中一惊,暗道:朕的天策府不说纳天下英才,也可说是高手云集。但有卓元君这般神鬼莫测身手的,怕还真挑不出来一个。这天下第一,确实是实至名归。”

    卓元君回首望向唐太宗李世民,正色道:“我只能保证圣上一件事,那便是以后的五年之内,这江湖一定会很稳。”言罢,他便推门而出,几步之后,便失去了踪影。卓元君来时花了将近一刻的时间,去时却只消刹那。

    李世民抬头望着天花板,额头上挤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