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天罡玉(第2/6页)  重生武二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只得强压下内心的震惊,“没事,没事,请邓老爷放心,此玉陈知县必定会喜欢的。”

    匆匆离开了邓府,周逆赶紧拿出了那块玉。只见此玉约有一个巴掌大小,通体洁白,给人以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让人震惊的是玉的正面刻着“天罡”二字,而在反面密密麻麻的米粒状文字中,赫然出现了一行“天伤星武松”的字样,最重要的是,天罡玉上面的花纹,明显是夏朝时期特有的,要知道,夏朝可是距离宋朝有几千年啊,武松的名字又怎么会出现在这上面呢?周逆想到刚才邓老爷说是在龙虎山上发现这块玉的,龙虎山?不正是当年洪太尉放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地方吗?

    原来水浒中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在仁宗时期,京师瘟疫横行,死伤了无数军民。当时的参知政事范仲淹就建议,遣一大臣去往龙虎山祈福,以求得天下太平。仁宗准了范仲淹,便派了当时的太尉洪信,领了数十人马前去龙虎山。

    洪太尉等人从东京出发,经过几个月的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华州境内的龙虎山。听闻是皇帝的使者,龙虎山上清宫里的众道士自然不敢怠慢,领着洪太尉等人在道观里游玩。

    道士们在龙虎山张真人的率领下,带着这洪信,从左廊下的九天殿,紫薇殿,北极殿,再逛到右廊下的太乙殿,三宫殿,驱邪殿,唯独中廊下的一座伏魔殿,众道士是闭口第十三章天罡玉

    不言,洪信自然是分外好奇,便问张真人是怎么回事。

    张真人自是不敢隐瞒,将实情告与洪信,原来这座伏魔殿在龙虎山上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了,据说是用来锁镇魔王的。见这伏魔殿外密密麻麻,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咒,洪太尉心生好奇,便要入得殿中,见一见这魔王是什么样子。

    张真人哪里肯得,极力言道,若放出魔王,天下将不得安宁。洪太尉哪里肯信,不惜以权势相逼。张真人等也是惧怕这太尉权势,无奈,只得扯了伏魔殿门上的封皮,进入殿内。

    殿内阴气逼人,空无一物,只有一座石碑,上书“遇洪而开”四字。洪太尉大喜,命人移开这石碑,就地而挖。

    挖了许久,竟见一块大青石板,青石板下低吼连连,似是有关了无数年的妖魔一般。这姓洪的应该是干那事干太多,把脑浆也射出去了吧,否则他怎么会白痴地叫人移开青石板呢?这下可好,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团黑气从青石板下冒出,冲破了伏魔殿,令无数的砖瓦落下。

    那团黑气去势不减,来到半空中,倏尔又分为百来条金光,散向四方。自此,宋朝天下大乱,盗贼蜂起。

    这虽然是个传说,不能分辨真假,可周逆相信他手中的这块玉,一定与他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可周逆望着这块玉,看来看去,完全没有丝毫线索。

    无奈,周逆只好将这块玉收好,“也许,只是时候未到而已。”周逆安慰着自己,便将这件事暂时抛在脑后了。第十四章挖墙脚

    接下来的几天里,周逆将时间都花在了这天罡玉上面。可是这玉也端的是奇怪,火烧不焦,水泡不化不说,就连龙泉宝刀都不能在上面留下一丝小小的刻痕。不过,这玉给周逆一种心意相通的感觉,留在身上当个护身符倒是挺好的。

    是日,陈知县突然火急火燎地召周逆前去。

    “是什么事,能把这老陈急成这样,不会是他知道我把他的玉给昧了吧?”周逆有些担心的想到。

    来到知县房前,一身便服的老陈正伸着脖子往门外张望,一见周逆走进房内,就立刻起身相迎,“武都尉,你可算是来了。你可知道”还没说完又对我身后的两个差人喝道,“你们两个人下去,记住,不准任何人进来。”

    差人退下后,陈知县才一脸神秘地对周逆说,“武都尉可想升官发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