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儒生死谏触龙颜(3)(第1/2页)  桓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说洛阳城有一个角落与洛阳城的富丽繁华大相径庭,那么莫过于洛阳城的大牢,发霉的稻草上面时不时跳过一两只老鼠,李固依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他看着角落里一只肥硕的老鼠,突然口中吟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李固并非第一次进入监狱,早在顺帝时期,他因开罪于顺帝乳母宋娥而被诬陷入狱,可是当时群臣上书求情,令人讽刺的是当时的执金吾梁商也参与了营救,而这一次他却被梁商的儿子推到了鬼门关前。就在刘蒜被下令流放桂阳的时候,李固便猜到了自己的命运,其实李固与清河王刘蒜并无私交,李固两次上书拥立刘蒜的初衷也非常简单一一一刘蒜年长,相比年幼的君主,更容易摆脱外戚的束缚,而这却正触碰了梁翼的底线。

    这时牢门打开了,接着投进来的光亮,李固看见一个清瘦的身影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宦官模样的人。那人走了进来,李固抬眼看去,那人不过十五六岁,但倒是面容清秀,李固坐在地上抬头看着此人,那人尚未开口,身后的宦官狐假虎威的斥责道“你这穷酸,见了皇上怎么还不行礼?”

    李固心中一惊,原来此人便是新皇刘志。因为刘志继位之时,李固便因为‘立储’风波被梁妠免去职务,故而他并没有见过刘志。

    “罪民李固拜见吾皇。”李固向刘志简单的施了一个礼。

    刘志看着已经被拷打得鼻青脸肿的李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李大人朕”

    “陛下切勿这样称呼罪民,罪民早已革职在家,不是什么大人了”李固自嘲得笑了笑,刘志一时语塞,他尴尬的笑了笑“既然这样,那朕就称你先生便是”

    李固也笑了笑,“那罪民就谢陛下抬举了,陛下前来有何指教?”李固依旧一副不卑不亢的表情,刘志觉着有些别扭,但是相比身边阿谀奉承的宦官和颐指气使的梁翼,李固虽然古怪,但刘志确信此人富有才学。

    刘志朝李固拱手“朕想让先生为朕指点迷津”李固有些意外,没想到新皇倒是如此谦卑,他叹了口气“陛下言重了,在下并无什么高瞻远瞩,否则也不会落得如此田地”刘志听出李固似乎心中满是冤屈,若是此时想直接从李固口中得出一些治国方略,估计也不太可能实现。

    刘志转了转眼珠,便迂回问李固“李先生,您以为道家学说如何?”李固顿时觉着莫名其妙,为什么好端端的皇帝向自己问起对道家学派的看法,他有些警觉,“罪民乃一介儒生,对道家学派所知尔尔,故而不敢妄加评论。”一见李固有些戒备,刘志对身后的宦官说“你上外面去等朕,没有朕发话,任何人都不得入内。”宦官离去,刘志对李固说“先生但说无妨,朕入京之前,母后送了朕一本《道德经》,朕才疏学浅,不懂得道术之奥妙,李先生学识渊博,想必对道术亦有涉猎,所以朕想听先生对道术的看法”

    李固见刘志一副‘推心置腹’的姿态,也放下了戒备,“陛下敏而好学,实乃我大汉之幸,那么罪民就妄言一二,如有不当之处,还望陛下不要见谅”见李固松了口,刘志很是高兴。

    “《道德经》虽然仅仅五千余言,然而其奥义包罗万象,为君者可窥其治国之略,为将者可参悟领兵之策,为民者可通晓修身之道,实乃一部奇书。”刘志点了点头,经过长时间的研读,刘志对《道德经》已经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李固之言倒也恰如其分。

    李固继续说道“道家学派历史悠久,然春秋战国时期却难成任一诸侯国治国方略,这并非学派理论谬误所致,实乃世道所致。战国初期,列国悉数变法,除燕c赵之外,其余五国皆以法家c兵家学说加以自强, 而道家却置身大争之世于事外,唯我大汉建国初年,奉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方有文景之治”

    “那为何孝武皇帝之时没有继续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