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章 皇家公主们(第1/4页)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人对黄昏有特别的偏爱,诗词中时不时出现黄昏的描写,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等等。不光如此,连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婚嫁也选择黄昏举行。《白虎通》上说:“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据说,古代婚礼之所以一定要在昏时,是上古时代抢婚习俗的孓遗,因为抢婚需要借助夜色的掩护。《易·睽卦》上九:“见豕负途,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大意是说,有人夜行,见一豕伏在路中,又见一辆车,上面载着许多鬼,于是张弓欲射。仔细一看,哎呀,原来不是鬼而是人呢,于是弛弓不射。再仔细看,这些人也不是寇盗,而是为婚媾之事而来的。故此,先秦文献中的婚字都写作“昏”。儒家对“昏”字作了哲学诠释:“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

    午膳后,崔瑾c崔玦c崔琰c崔珣便分别领着人前往卢府c崔府(武珝在哪里呢)c长孙府和皇宫。崔玦三兄弟是干嘛去?那不是因为一下子娶四女,崔瑾分身无术吗,只得让几个兄弟代替迎娶了。好在,都在长安城内,若是在外地,则需要早早地候在当地,包下客栈的一个小院儿,然后等到迎娶当日,到了吉时出门迎亲,然后便直接将新娘子连同嫁妆迎回去。

    对于长安百姓来说,齐国公成亲可是件大事儿。午后,人民便早早地候在几路必经的街道上,到时候,人家可是要撒喜钱的,男女双方门口,还要散喜饼啥的,虽说如今长安人民的日子都好过许多,但最重要的是能看看热闹沾沾喜气。从齐国公府出来,齐国公府便开始一路撒钱,面额不大,不过是五元面额,但也引得人们纷纷争抢,好在,左右金吾卫全都出动维护治安,不然,肯定有那胆子大的要拦路要喜钱,若是太过小气,人家还不满意。但一般来说都不会太过分,不过是图个热闹罢了!

    除了傧相和官媒外,齐国公府的随从小厮丫头婆子们都着新衣,按职务c品级统一的服装,统一的打扮,很是精神,让满城的人也觉得眼前一亮,不少官宦人家便寻思着是不是也给下人们缝制一身制服。

    崔瑾自然是要到卢家的,崔玦沉稳,便让他去皇宫代为迎娶晋阳公主。

    一大早,长孙氏便搂着晋阳公主念叨个不停,告诫她,以后便是为人妻了(虽然年纪还小,还不能通房),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任性

    晋阳公主插话:“阿娘,儿从小就很乖啊,还没人说儿不懂事儿呢!”

    长孙氏轻轻抚着她的头发:“是很乖巧,就是太黏小十三郎了,须知,今后他不仅是你一个人的夫君,若是你太黏他,让其他几个姐姐如何想?”晋阳公主眼睛一黯,恹恹地点点头。长孙氏长叹,哎,谁叫圣上偏偏选中了小十三郎呢,明知博陵崔氏是不愿迎娶皇家女的。

    李世民在旁边捻着胡须皱着眉头,心中满满的怨念,自己的女儿还没宠够,这么小小年纪就出嫁了,也不知小十三郎会不会对兕子好。哎,应该多留几年,等兕子及笄再出嫁的。但是,又担心再过几年便没有兕子的位置了。他眼睛一瞪,哼哼道:“兕子,若是小十三郎敢对你不好,你尽管回宫来告诉阿耶,阿耶帮你出气!”

    长孙氏白了他一眼,拍拍晋阳公主的手,柔声道:“别听你阿耶胡说!嫁了人就要做好人家的儿媳c妻子,孝顺长辈,敬重夫君,爱护兄妹,友爱姊妹,不要争风吃醋,不要无理取闹,不要任意妄为,不要”

    若干个“不要”,晋阳公主不断地点头,后来,觉得自己的小脑袋都有些晕了,长孙氏才暂时停住话头。高阳公主连忙机警地递上茶盏,笑眯眯地道:“阿娘喝茶!”城阳公主赶紧给长孙氏捏肩膀,衡山公主替长孙氏捶腿。长孙氏既是欣慰又是感叹,不知不觉中,儿女们都长大了,连最小的女儿(年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