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前往衢南(第1/3页)  重生九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章节为出差连夜赶出来的,如果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见谅,容我回家修正)

    接下来的一个月,郑雄陆续发动了公司好几名高层前往衢南,然而这些人都表示他们甚至见不到林海的面,而见到林海的王继发反而在郑雄面前扬眉吐气了一把,郑雄也暗悔不该为难女婿,这件事的重担终于落到了池胜男身上。

    池胜男这几天心情一直很好,因为她买了一个大哥大!

    手上原本有六万块钱的存款,原本打算买五六万上下的房子,结果花了三万五卖了套凶宅。

    好吧,她也不算亏,再过几年那一片差不多也要动迁了,到时候国家必定会合理安置给她一个去处,而且1997年香港回归还有四年半的牛市,她何愁赚不到钱?

    最近青春服装厂的生意越来越好,毕竟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后提高,消费力也会随之上升,服装业的大环境也从原本低迷逐渐开始崛起,中国的服装品牌之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公司又从日本c德国c美国等国引进三百多套一流生产设备。

    九十年代的人还没有太强的品牌意识,也不懂宣传营销的手段。在池胜男的鼓动下,青春服装厂的厂长赵女士拿着借来的7万块钱,下了血本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了本省的第一个电视机广告:青春西服,越穿越年轻。这钱没有白白花,这句广告词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青春服装厂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在打造品牌的同时也为工厂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

    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池胜男越来越忙,当然这种忙碌是有代价的,伴随着忙碌她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去年年底光是服装厂给她的分红就有五千块钱,因为平时的工作需要以及给自己近期忙碌的一点奖励,她才给自己买了个大哥大。

    她原本用的是赵厂长闲置的一台bb机,赵厂长看她没有传呼机联系不方便所以借她的,那会儿能用个bb机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都以拥有一台寻呼机为荣:数字机卖过近千元,中文机,像摩托罗拉一类的牌子至少两三千元。经营寻呼台,所需设备简单c投资少c利润丰厚,大大小小的寻呼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同时由于传递信息及时c覆盖面广c服务费用低廉等特点,小小寻呼机备受青睐。

    所以当时的人但凡有台bb机,就非要找机会炫耀一番才肯罢休,比如郑雄就是个爱耍酷爱弄的家伙,前几天的时候单位给配了一台bb机,当晚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便牛气哄哄地挂在裤腰带上,并扎起腰来。

    有次单位同事儿子结婚,他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让郑妈妈千万要在八点半的时候准时呼叫他,郑妈妈骂他是神经病,对他的要求不予理会。

    在喜宴上郑雄表面上镇定地和同事们推杯问盏,心里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望眼欲穿地等到八点半,眼瞧着自家老婆的电话迟迟不来,他急中生智佯装起身小解,却偷偷在bb机上设置了闹钟,然后若无其事地返回喜宴。

    闹钟声准时响起,他喜出望外,故意让铃声响一会儿,半晌才从腰间摘星星似的摘下bb机握在手心高高举起,迟迟不肯按掉停止键,眯着眼睛装作老花眼打量屏幕上的字,并大声吼道:“这是谁啊?谁这个时候呼我?”

    然后只见全部在座的宾客人头攒动,无不将艳羡的目光投向他手中的那个黑色塑料外壳的小东西。

    bb机的神话贯穿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人们的生活,这并不是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更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但人们很快不再满足于bb机的通讯方式,因为bb机不能直接与对方说话,还要到处找电话回,一时找不到还着急,特别麻烦。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寻呼业务的增幅骤然下降到10左右,用户流失严重c业务急剧萎缩,寻呼台数量也因之骤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