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四章、阁老为邻(上)(第1/2页)  栖田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仁宗此谕一下,整个天下的文人皆沸腾了,当今天子的恩师竟然是他在民间的姐姐?一个女子竟写得出史鉴这样的鸿篇巨著?一时之间,无数怀疑和惊讶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青孚镇这么地方,一时间,来青孚镇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

    经各方人马的努力探查,终把这位青羲居士的底细查出来了,此女姓萧,乃乾兴元年新科状元萧梓修的同胞姐姐,现年刚刚三十岁,幼时由其拥有秀才功名的外祖教导读书习字,并同时随其父习武练箭,十一岁时,其父去世,整个家庭的担子便由她一肩挑了起来。

    她以区区十一岁之龄的稚嫩之躯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不仅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弟弟,还要供自己的未婚夫读书。在这样的前题下,非但没有让一家人陷入举步为艰的生活困境c反而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让自己的家成了青孚镇有名的富户。

    青孚镇的第一个茶园是她建立起来,曾名躁一时的雪针也是她制作出来的,大中祥符二年幽云大乱,前太子赵佑在幽蓟州振灾平乱的时候被辽人抓走,若非她以一已之力扭转乾坤,半道上将赵佑从辽人手中抢了回来,当时的大宋不是面临割地赔款的窘境,就是战火纷飞的局面。

    当今天子未入京之前,没有入过一天学堂,文韬武略全由她一手教授众人瞧着手里的这份资料,第一反应是不信,这些都是假的,一个在此之前c从未出过门的山村的猎户之女,如何能有这般逆本的本领?第二反应,这都是杜撰的。

    可紧接着大家又想起当今天子,当今天子刚回京的那几年,先帝虽将其封为寿春郡王,却从未正经为他请过老师,也就是说一个十二岁才回京,又没有正经老师教过的年轻皇子,十六岁随军出征,结果他一入战场,便如那入海的蛟龙一般,正式灿放属于他的光芒。

    从燕云回来之后,当今就被立为太子,他成为太子之后,不管是处理政务的本领,还是御人之道,样样都远胜前太子以前大家一直想不通,一个从民间寻回来,从未受地系统教育的皇子,怎的就有这样的本事,现在当这个青羲居士被暴出来之后,大家忽然就明白了。

    当今天资过人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身后还有这样一样学富五车,胸中韬略如海的恩师姐姐,最优秀的天千马恰好遇到了最好的伯乐,最终的结果自是不言而喻,联系以上种种,大家心头的怀疑不知不觉就被瓦解,若萧娘子不是青羲居士,谁又能是青羲居士?

    不说外面诸人的心事,但说当事人萧楠,她刚接到这纸诏书的时候,颇有些懵,当年为赵祯编写这部史鉴的时候,萧楠从未想过赵祯会将其公开发行,一来,她没有想过要抢司马光的功劳,二则是这本书和资治通鉴不一样,对于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来说,她书里很多批注只能用大不敬来形容。

    当年给赵祯的时候她都颇有些犹豫,生怕有朝一日因此书给家人带来灭门之祸,最后终于她选择了相信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孩子,将这本送给了他,她送这本书出去的时候,主要是希望此书能给赵祯起一个以史为鉴的鞭策和警醒作用,但是她万万没想到

    要说心头没有感动,那是假的,那书里除了总结了每个朝代兴盛和消亡的原因,还剥析了皇权独大存在的种种弊端,此书一旦正式发行c成为各学院学子的课本之后,时日一久,大家观念受其影响,对皇权的敬畏慢慢的就会淡很多。

    忠君之心也会淡很多,最后在大家的眼里,大多数的目光只会去关注你这个皇帝合不合格,一旦让人发现坐在帝位上的那个人昏聩不堪,天下人再难像以前那般愚忠愚孝以赵祯的心智不可能看不到这些,但他仍然义无反顾的将此书颁布发行了下去

    不过萧楠的这种感动和五味俱全的情绪很快就被不断上门拜访的各路不相干之人给打断,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萧楠原本只在青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