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九章、耶律宗政(第1/2页)  栖田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谁说不是呢,别说你们了,就连我们鸿运居的生意都变得惨淡无比,以前我们这鸿运居别说大堂,就连二三楼的包间,也是日日爆满,现在啊,好的时候,一天能来十桌八桌的客人,少的时候,一整天都看不见个人影,再这么下去,我看我们鸿运居都快撑不住了。”坐在柜台前算帐的掌柜听到抱怨,他干脆把手里的算盘一扔,走过来与这几个行商聊起天来。

    “吴掌柜的,身为辽国之人,在自己的地盘上编排自家国事,就不怕官方人员听到了跑来找你的茬c封你的酒楼啊?”其中一名四十多岁的行商见状忍不住打趣了这位掌柜一句,显然,这几人与鸿运居的掌柜关系不错。

    鸿运居是朔州最有名的酒楼,他们的店不仅服务好,菜色好,就连价格也很亲民,大堂的消费,很多平民一个月来消费一两次问题也不大,据说朔州的鸿运居只是分店,他们的总店在上京,幕后老板很是神秘,具体是什么人大家不清楚,眼前这位吴掌柜只是鸿运居二掌柜,熟悉鸿运居的老顾客都知道他们还有个大掌柜姓萧。

    萧和耶律是辽国最大的两个姓氏,其中耶律是国姓,萧则是后族的姓氏,当然,土生土长的辽人本身就只有两姓,一为耶律,一为萧,并不是所有姓耶律或者萧的人都与皇族或后族有关,这位萧大掌柜主要负责上京那边的鸿运居

    朔州的鸿运居大半时间皆由二掌柜吴庸在打理,吴庸今年四十有三,他们的祖上是汉人,四十年前举家来到辽国,现吴庸一家老小都是地道的辽籍人士。

    “辽人又怎么了?辽人不用吃饭啊?我一个商人,渴望的不过是能安安心心的做生意,现在这仗一打,税收不断上涨不说,酒楼里还没几个客人,我抱怨两句还不行啊。”掌柜的闻声下意识的抬目四下看了看,没看到官方人马,松了一口气之余,这才一脸理直气壮的开口。

    “说得好,对咱们这些商人而言,最期盼的就是世道太平,只有世道太平了,咱们才能安安生生的做生意,如今这兵戈一起,宋辽两方实力差不多,也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我们这些人下次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入朔州城。”江靖轩在一旁接了一句。

    “这两位客官是新面孔呢?怎么,以前不常来朔州这一块?”吴掌柜听得江靖轩的声音,转目朝他看了过去,发现落入眼里的是两张陌生面孔,不由微眯着眼问了一句。

    吴二掌柜能成为鸿运居的二掌柜,可不是没来头的人,他家里就有人在朝为官,虽说他祖上是汉人,可他三岁就来到了辽国,如今家里老老小小都是辽籍,在他心里,辽国就是自己的家园,身为辽人,又在这种敏感时期,突然看到陌生的汉人面孔,他下意识的就会以辽人的思维去思考,对方会不会是宋人的探子?

    辽宋两国已有三十余年未曾开战,平常时期,双方多有贸易往来,两国的老百姓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恨,平常时日,辽境的百姓对过来他们这边做生意的宋人非但没有什么敌意,反而颇为友好,正因为如此,此时两国虽处于战期,一些大家熟悉行商来到了朔州,也不会受排挤。

    江靖轩现在的模样比他本来的样貌老了七八岁,嘴巴上沾了两撇胡子,气质沉稳中带着几分精明,看上倒颇有几分行商的样子,不过因为他和赵祯都是生面孔,吴掌柜还是特意注意了一下。

    “以前来过几次,在贵楼也吃过两次饭,只不过我入贵楼的时候,正是贵楼生意兴隆之时,那时候吴掌柜多在内部居中调度,根本没有功夫到厅堂来巡视,自然也就没见过我,我记得自己进来的那两回,贵店台前收帐的是位喜欢着紫衣的美丽夫人。”江靖轩微笑着接过话头。

    “哦,原来还真是老顾客,倒是我老吴眼拙了,还请见谅,你说的是紫菱夫人,她今春被调到上京去了,她走之后,战事就开始了,战事一起,酒楼的生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