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1)绿茵队(第1/3页)  球徒信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方俱乐部总经理李俊决定这次的客场随队出征。

    他已经有几场客场没有跟队了,这一次,由于对手特殊,面对的是老对手绿茵队。虽然场上的比赛还是靠球员和教练,但是作为俱乐部的主管者,他跟队,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压阵的作用。

    绿茵队作为老牌儿俱乐部,是中超成立之初,就和东方队一同存在的。过往这几十年间,两队间的比赛时常可以碰出火花儿。

    由于刚开始都属于联赛中的强队,彼此之间的竞争又非常的强烈,因此,两队的比赛常常被乐道为“国家德比。”

    然后,再竞争过程中,东方队属于挑战者的角色,稍处于劣势。

    从联赛冠军数上来说,绿茵队比东方队多三个在国内杯赛上,双方都有过压着对方夺冠的历史。

    虽然如此,两队的比赛总是被视为火星撞地球。无论是媒体还是球迷,都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由于存在着竞争关系,两队的球迷关系并不算太友好。

    近些年来,随着东方队实力有所减弱,逐步退出了联赛冠军争夺的集团,因此,两队的比赛少了先前那种火星味儿。

    尽管如此,从单场比赛看,谁都不可能轻易放弃。

    虽然外界渲染两家的比赛剑拔弩张,但是在俱乐部层面,双方的合作还是比较愉快的。

    这次李俊随队前来,还有一个目的是与绿茵队老总进行会面,涉及的今后可能的人员流动的事宜。

    城市集团的阿里汉先生上次来到东方俱乐部,虽然洽谈了一些合作意向,涉及的青训c球员合作c俱乐部商务合作,但是并没有具体的c实质性的动作。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的体育管理集团,他们对自己每一步的战略动作都是有详尽的考量的。

    城市集团的合作尚没有眉目,但是国内俱乐部的合作确在眼前。

    本赛季的比赛即将进入收官阶段,联赛成绩上,东方队将很难有大的突破,那么,现在就必须为下赛季的比赛做准备了,首要任务便是人员的调整,而国内人员的物色又是重中之重。

    虽然在国内赛场,外援是主角,但是国内球员是基础,没有好的国内球员做配角,单靠外援,也是不足以支撑整个赛季的。

    然而,国内球员尤其是优秀的球员是稀缺的,要能够获得好的球员,需要花费的不仅仅是金钱。

    当然,双向的球员流动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东方俱乐部和绿茵俱乐部几乎每个赛季都有球员之间的流动。

    这次前来,李俊就是要和绿茵俱乐部罗总会谈。

    当然,目前阶段,不会谈到具体球员的流动,主要是建立共同的意识,为休赛期的工作铺路。

    这天,李俊与岳孖一下火车,还没来得及与球队汇合,便直奔绿茵俱乐部所在地。

    虽然与绿茵俱乐部罗总在足协会议上打过几次照面,但这还是李俊头一次到绿茵俱乐部。岳孖倒是来过很多次,他轻车熟路的带着李俊来到俱乐部办公楼。

    绿茵俱乐部管理办公室位于绿茵主场的裙楼里,与日本鹿岛鹿角俱乐部相似,将办公地点放在了最靠主场的位置。

    走进俱乐部大厅,一个巨大的足球模型异常显眼的摆放在大厅中央,模型周围摆放着一圈鲜花。

    走近一看,在足球模型的每块六边形上,都镌刻着绿茵队获得的荣誉,包括5次联赛冠军c4次足协杯冠军,以及其他赛事冠军。

    “这是绿茵俱乐部的荣誉球,他们将所有的荣誉都刻在了这个足球模型上。”岳孖介绍说。

    “哦,我觉得还是我们的荣誉柱比较好。”李俊说。

    与绿茵俱乐部一样,东方俱乐部也有自己的荣誉墙,只是做成了柱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