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英魂铸就钢铁(第2/3页)  烽烟记忆:军事迷必知的60场经典战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军与德军激烈的巷战开始

    9月12日,德军从西面和南面逼近了市区。第二天,德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也是最猛烈的一次进攻,即展开直接争夺城市的战斗。9月14日下午,德军突破了前苏军防线,进入了市中心。

    至此,激烈的巷战也开始了。虽然德军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斯大林格勒的军民们顽强抵抗,与冲进市区的德国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每个街区c每幢楼房,甚至每层楼c每间房c每个街垒,都要进行反复争夺,有时要费几天c几十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决定最后归属于谁。

    斯大林格勒的激烈巷战

    战斗是空前的激烈,前苏军不少师只剩下几十个人,但仍坚守阵地。近卫军中士雅可夫·巴甫洛夫领导的一个四人战斗小组死守一幢四层楼房达两个月之久。德军反复进行冲击,但是始终没有攻下这座楼房。如此激烈的血战让德军感到胆战心惊。

    战斗进行到11月18日,德军的全部后备力量已经消耗殆尽;第一线的主力也是打得精疲力竭,寸步难行,德军被迫转入了防御。

    红军的反攻时机已到

    对于前苏军军队来说,德军的防御正是攻势的开始。在斯大林格勒防御阶段,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主持下,前苏军制定了反攻计划,为反攻的到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更重要的是,前苏军的士气空前高涨,对胜利充满信心;但是德军的士气低落,为红军的英勇精神所震慑。

    1942年11月19日清晨,前苏军西南方面军首先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发起攻击,2000门大炮同时轰响,到天黑时,前苏军已经向纵深推进了25~30公里。11月20日,前苏军又在南面发起进攻。到了22日晚上,前苏军坦克第26军先头部队抵达顿河大桥附近,发现德军在桥上设有重兵守卫。

    于是前苏军指挥官菲利波夫中校决定实行一项大胆的计划,他命令坦克车打开车灯,大摇大摆地向前冲。结果德军守兵看到几十辆坦克排成一字长龙,还以为是自己的援兵到了,均予以放行。可是没有想到,等到前苏军坦克一过桥就立即开火,歼灭守桥德军,卸下德军在桥上安放的爆炸装置,然后打了两颗绿色信号弹,让后续部队放心过桥,而菲利波夫也由于这次果敢的行动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

    11月23日,从西北和南面发起攻击的两支前苏军在卡拉奇c苏维埃茨基c马里诺夫卡地域会师,成功对德军鲍留斯军团33万人进行了合围,然后逐渐压缩合围圈。德军统帅部虽然组成了解围军团的增援部队,企望突破前苏军的合围,但是均被阻,没能成功。

    红军抓住了制空权

    与此同时,前苏军还掌握了制空权,德军无法从空中运输粮食c弹药和援军。包围圈内仅有的德军空军基地皮特姆尼克机场也被前苏军所占领。前苏军利用机场的照明和无线电导航设备巧妙地欺骗德军飞行员。当时,德军还不知道机场已为被前苏军所占,结果几十架降落下来的德国飞机立即就成为了苏军的“笼中之鸟”。

    1943年1月8日,前苏军发出最后通牒,敦促鲍留斯投降,鲍留斯请示希特勒后拒绝投降。1月10日8时50分,前苏军以猛烈的炮火和空袭向包围圈内的德军实施进攻,地面部队也不断向包围圈内推进,包围圈变得越来越小。

    1月24日,鲍留斯再次请示希特勒,可是希特勒仍下令死守阵地,“直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炮”。26日晚,德军被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l月30日,鲍留斯电告希特勒:“部队将于24小时内最后崩溃。”希特勒赶忙发电给那些绝望挣扎的法西斯军官晋爵,授予鲍留斯以“元帅”军衔,其他117名军官也晋升一级。

    结果第二天,鲍留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