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7.第137章:蟹江村(第1/3页)  泡妞宝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第一卷]

    第137节第137章:蟹江村

    丹羽长秀带着明国丝绸走了,宋金刚却走不了,虽然他也很怀念热田神宫的繁华和宿屋里李华梅的美貌。丹羽长秀都说了,让他盯着点,别让村民搞小动作,这一走可不合适。再说,如果织田家的税收不齐,就会落到自己身上拿自己的钱去补亏空。

    丹羽长秀走后,蟹江村长老介绍说:“蟹江村石高846石,居民三十九户,老老少少共四百三十七人以后就要仰仗新佑卫门大人多多关照了。”

    宋金刚点点头以上位者的口气客气的说道:“织田家武士新佑卫门,以后请多关照。”让宋金刚意外的是蟹江村的人口,原本听说三十九户人家想来也就一二百人,没想到三十九户人家硬生生爆出四百多人,这平均一家十口人还要多,看来没计划生育真是要不得的。宋金刚看着长老家的大大小小个孩子明白了应仁之乱后日本人口为什么在战国中还能缓慢增长。

    看到眼前白发布满双鬓,满脸褶子满屋孩子的长老,宋金刚问道:“请问您多大了。”

    “回大人话,四十有三。”

    宋金刚随口打听了一下,没想得到消息真的让宋金刚吃了一惊。就算长老说六十三宋金刚也有心理准备,没想到才四十三,老的可真快。好在这个时代房间便宜,不用攒几十年的钱买房子,不然娶了老婆会发现某些地方已经用不上老婆了。

    蟹江村的长老先告罪说:“还请大人见谅,最近就要放水收割稻米了。恐怕暂时没时间为大人盖房子。还请大人委屈一下在村中各家轮住。”

    在农业社会,没有比插秧和收割这两个农业活动更重要的了。你如果找到一个日本战国的大名问他是要老婆还是要今年的收成,十个大名有九个告诉你,要今年的收成。正所谓是老婆死了可以再娶,儿子死了可以再生,可粮食没了那所有人都得被活活饿死。

    “轮住?”宋金刚好像想到点什么,对身后的李富李贵说:“李富你们两个先回去,把身上的干粮给我留下。明天买个马车,弄些米面粮油肉蛋菜来。”

    “是。”李富李贵才不想在这吃糠咽菜喂蚊子呢,一听能回去,痛痛快快的把身上的干粮留下先回了热田神宫宿屋。

    每年两季收成扣除五成年供地租后,到蟹江村人头上平均每人还剩下一石半的口粮,乍看之下还过得去,因为小孩和妇女是吃不了一日五合米的,平时两三合也就凑活了。可是仔细一想,就算普通的农家也不是什么都能从地里弄出来,蟹江村的主产是每年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麦,几间旱田种了些萝卜豆子等蔬菜,饮食上大约能自给自足,可是算上盐茶油纸,农具,家具,碳薪,衣料以及过年交际费和串亲戚的钱都要用白米去换,就能明白糠菜半年粮是多么正确的思路了。

    这还是尾张,尾张河川密布农业发达,一般农家的日子虽然不算好过,但还总能凑活下去。到了关东等地较为寒冷的区域,每年只能种一季,就是平时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什么后来北条家被关东众多大名怨恨,甚至上杉谦信也带了大批关东土豪围攻小田原城,就是因为北条家收的地租年供比例为4公6私。按照人家大名在自己的土地上制定什么税率那是人家的事,可别的大名都收5成,6成甚至7成,偏偏就你收4成的,人们不是傻子,你拿多了给百姓留下的自然就少了,百姓当然会对上面收高额税率的领主产生怨恨。这些大名当然不能把怨恨的民众都杀了,那不成光杆司令了,于是这些人就转而恨上了开创四公六私的北条家。

    11月初7,宋金刚提前一天将蟹江村的年供地租共计220石送到了织田信秀殿下的那古野城——热田神宫相当于那古野城的城下町。

    一石稻米约三百斤,220石稻米足足装了四大车,连同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