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0.第三三章:宦海风波恶(第2/3页)  权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最想的就是广东别管闲事c别搭理他家的货船,最渴望搭上线的就是广东左布政使胡松,可惜胡藩台他老人家实在是太崖岸高峻了。

    一旦胡藩台开口说需要帮忙,借齐敏出征,作为有资格辅助决策与卖好的人,邹继芳怎么可能不卖力同意呢?

    至于离桂林城这么近的阳朔出事他其实也不想的!

    差点被邹继芳这天然呆的武夫风粗俗烦死,李香心里默默咒骂着广南西路这个野蛮荒唐的鬼地方,想念着繁华的江南华北彬彬有礼的士绅风气,以及懂事听话的同僚c下属们,还不得不竭力收起鄙夷的眼神,语重心长开导曰:“齐参将只是听命两广总兵,去帮一下忙清剿湛江民乱,我等怎么能不给胡藩台面子?”

    邹继芳不可能更同意这话了,连连点头:“齐参将去得对!如果有不长眼的说藩台当初怎么不拦着,我是一定要替齐参将美言的!”

    李香继续循循善诱道:“维持地方治安,本也不是齐参将之责——土司再骚乱,只消不扰乱州县,何罪之有?”

    两族土司骚乱,但在座的两位官老爷都半分不紧张,显然是因为桂林城极其坚固:土人根本没有攻城器具!无论两拨土人掐得多欢实c血流成野,也绝对不可能威胁到城里的衙门,更不可能对皇明官场引起任何震动。也许很多人还会觉得,狗咬狗一嘴毛,互相消耗实力,实在是太好了。

    至于被牵连受伤的汉民这不是有殷俊兵备道去督促团练,维护民间治安了吗?

    邹继芳终于领悟了,一拍大腿道:“殷俊去平息纷乱,怎生还不回来?”

    苦口婆心一番,李香见这位总算上道,想明白“地方纷争是兵备道的责任”,也不敢指望他挤满肥肉的脑子里长出更多念头,便推托“事情纷乱”,拿出没空陪聊的架势,利落送客了。

    待这堆肉山顺利挪走,李香悠然回后衙,铺开信纸,给远在京师的同年c夏言女婿的老爸吴郎中写信,简洁描述一下事态,用含蓄的言辞,点明关键:

    一,两族土司争斗实在是小事,但兵备道镇压不利,连累阳朔城外汉民流血,可见两广整饬兵备水平太低。(这是两广提督工作水平问题)。

    二,镇守总兵陈圭很忙,可以理解(为同进退的同僚总要开脱几句的)。但是两广总督不在离桂林不远的梧州城里好好镇守,跑去天远地远的桂平c南宁等左江一带巡视(李香并不知道欧阳必进胆子天大,跑去边疆的太平了),那里全是些土司管辖的土州土县,有啥价值?桂林出事居然不能及时调动人马,这是态度问题!

    合上私信,李香嘴角噙着满足的微笑,开始拟奏折。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后世有两句打油诗传播很广:“桂林山水甲天下c阳朔山水甲桂林”。

    漓江在阳朔城附近这一段,确实是天下山水之美的巅峰:江水碧绿如翡翠c清澈可见底,远看总觉得是平滑的镜子,倒映着拔地而起的嶙峋奇山c兀立危峰,格外显出喀斯特地貌的秀美旖旎。只有船桨微波漾出水纹,把这面琉璃镜中翠竹成簇c红花似火的影子们摇碎,加上远处烟霭云雾c近处欸乃小舟,天地就是一幅造化神奇的山水画,美不胜收。

    可是僵立船头的欧阳必进,根本没心思赏玩眼前荟萃天地灵秀的美景,只怔怔瞧着岸上凝结成深褐色的斑驳血迹,脸色铁青。江水中似乎也不时有隐约红色飘过。

    站在恩师身后,顾桐只觉得南国初冬的江风隐约还带着血腥气,心情同样沉重。

    这里民乱的消息飞报至太平,殷俊动用了六百里军情飞马,但在水流纵横的广西,三天赶到太平已经是极限。

    欧阳必进效率很高,第二天就启程赶来现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