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第二三章:泼污水(第1/3页)  权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许多人绞尽脑汁,在想各种方法,要好好打击顾桐,最好是先剥掉他那身读书人的光鲜盔甲,才好方便随着自己需要,细细炮制。

    顾桐把自己关在乡村家里,昏天黑地写几天八股文,累了睡饿了吃,几乎成一只专心临阵磨枪的小猪。

    但美好的恶补生活只持续了不到十天,就被顾全来叫醒。

    顾九这个破落的小院里,好多年没有这样人来人往了。

    此刻,外头院子里,来帮忙的三伯正用雪亮的锋利篾刀,轻快地劈青竹,把青竹片剖成细长的篾片:左手边一小束整齐的青竹片,右手边是略显弯曲的细薄篾丝。这是要赶着替阿桐编一只好用的考篮。

    顾九则上山砍葛藤去了,说是要提阿桐打牢靠的葛鞋,用老葛藤做鞋底,鞋面细细编蒲草,又牢又不硌脚。

    二姐则一边守着蒸箬叶的火,这是要为阿桐做一身避雨的新蓑衣;一边还抽空到织机边断断续续织布,更是忙碌得紧。

    顾桐满脑子起承转合,看着对面的堂哥,貌似乖乖等着听话,眼神却是涣散的,只默默等他说完来意,好回去继续被“代圣人立言”虐。

    顾全知道阿桐这几天时间金贵,开门见山道:“阿父让我来问,你何时去县里换考票?你定了日子,我陪你走一趟。”

    顾桐脑子艰难转了两圈,惨叫一声:“天!差点忘记了!”

    了解地笑笑,顾全安慰道:“这些不必你操心的。县城里既然派公吏通知各乡里要考试,自然还会有县学派人来提前告知,我们姓顾的都会帮你奔走,哪里会耽误大事?”

    道试,民间俗称院试(后世清代的正式叫法就是院试了),是明代童子考试最后一场,也是决定性的一场,说它才是关键,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之前的县试府试都只是资格考试,负责淘汰不合格考生,通过了却只是拥有考下一场的资格。只有道试,通过之后就可以进入国家正式学校读书,成为“生员”。

    民间喜欢把生员叫做“秀才”,这是一种美称,源流来自汉代的“察举秀才”制度。

    明代并没有清代的学政这个官职,而是各布政使司(就是省)的提学道来主持这场决定读书人命运的考试,故而称道试。

    明朝初年的“生员入学考”是巡按御史或者布政使司c按察使司主管来主考,正统元年才开始正式设专门的提学官,专门提督学政,南北两京用御史来充任,各省常常用进士出身的布政使司副使c或按察佥事出任。简单说,这是一个副省级的官员,专门负责考试,且任何省级大佬不得干涉不得插手。

    道试三年两次,有乡试的那一年停考。

    在需要道试的那两年,督学老爷会到全省各府c直隶州去考试,叫做“按临”,就是“童生的考验降临”的意思。

    道试比之前的县试c府试都严格c正式得多,专任考官c专门考场,而且也第一次添加了预防作弊的搜捡,考篮成为考试必需品。

    一旦督学老爷抵达,广信府会得到通知之后,第一时间出面向各县出牌,告知提学官规定的考试日期c地点,各县有义务通知到里甲,必须让有资格考试的童生知晓。同时,各县还要发出准考证,明代叫“试卷结票”,拿着这个送到本府礼房,才能参加考试。

    这个“试卷结票”只能本人去领,还需写明三代姓名,和自认廪保c官派廪保的名字。

    顾全来问的,自然是阿桐何时动身,去县里领这张准考证。

    顾桐赶紧开动脑筋回想,官派廪保只需要上门拜访送红包,以前他考县试府试的时候,有社学先生介绍的廪生,这次也是补送红包,就可以作为自认廪保出场的。

    毕竟之前已经通过两场考试,道试前的这些准备工作都只是走个程序,没有任何难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