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征的紧急奏报(第1/2页)  大唐之我真不是才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接到王子安的密信之后,李恪就按照王子安的建议,把自己的船队一分为二,一路由自己率领,继续沿着颖水北上,另一路,则由薛仁贵率领,转道亳州,走汴水,直奔汴州。不过船中的粮草,却是不着痕迹地换成了随行的精兵。

    这一次,李恪几乎把自己船上的所有精兵全部抽离,足足有三百多人,只留下了十几名贴身护卫,其余的统统交给了薛仁贵。

    “仁贵,好好保重,无论事成与否,务必安全回来!”

    临行之前,李恪用力的拥抱了一下薛仁贵。薛仁贵心中一暖,抬起头来,灿然一笑。

    “殿下放下,属下定当不辱使命!”

    两支船队分道扬镳之后,当天晚上,薛仁贵的这支船队就抵达了淮水和颖水河岔口。当晚,船队在岔口休整了一晚上,没人知道,在这一晚上,又有一百多人,悄无声息地加入这支船队。

    这一百多名的汉子,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之间。这些人相貌寻常,也不说话,在张超的带领之下,鱼贯而入。不过薛仁贵却不由眼睛一亮,暗自喝了一声彩。这些人看着年龄偏大,竟然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尤其是当先的那位须发斑白的老者,步履沉稳,目光如电,赫然是一名真正的高手。

    这个让他惊艳不已的老者,其实正是方正。王子安派出的这一支精英小队,指挥者原计划是方正,但是方正和张超交流之后,自动退让出这个位置,在王子安面前一力的推荐了张超。

    蜗居淮南十余年,张超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有横刀立马,独当一面的机会。此时他望着眼前的河水,眼神之中闪过一丝从未有过的波澜,他心中暗暗发誓。

    “此行,定不能辜负王公子之所托——”

    两个年轻人,同样的初出茅庐,同样的意气昂扬。多少年后,他们依然记得这一刻,是谁把崛起的契机交到了他们的手上。

    两仪殿。

    今日的早朝,没人吵架,但气氛有些凝重。

    “河南道二十六州,泰半驻军形同虚设,如今竟然有十余州县驻军,被一群乱民直接击溃,甚至是全军覆没,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世民捏着手中的奏报,面沉如水,隐含怒意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

    “天下初定,不经战事仅有十几年,战力就退化到了这个地步,兵部就是这么替朕操持兵事的吗?”

    兵部尚书侯君集亲自带兵去了边关,剩下的两位兵部侍郎被训得满头大汗,讷讷不敢言。好在李世民也没有闹着要治他们的罪,轻轻敲打了一下,就转移了话题。

    “如今,乱民势大,数十万人聚集于郑州,滑州,许州三地,携带者瘟疫的流民极有可能会大规模的流入京师,流入关中,诸位爱卿,你们谁能告诉我,若真是到了那一刻,在座的谁能逃过这一场浩劫”

    李世民话语一出,大殿里不少人隐晦地对视了一眼,然后低头不语。现在谁都知道,当务之急就是把乱民阻挡在河南道内,防止瘟疫蔓延。然后再徐图解决瘟疫,安置流民的办法。但关键的是,怎么解决?

    要想解决问题,第一需要兵马,需要有人带兵前往河南道支援李药师。

    谁去呢?

    李药师有大唐军神之称,到了河南道,都如困泥潭,整个大唐,谁敢说自己比李药师更强?而且事实已经证明,当地府兵已经不可用。而吐谷浑战事吃紧,突厥蠢蠢欲动,边关大军云集,抽调边军根本不可能,而且也来不及。唯一能赶得上趟的兵马,就是坐镇长安的禁军。

    唐初的时候,还并未有南c北衙军之分,当时主要的禁卫力量来自于十六卫所统率的内c外府兵。十六卫既是宿卫皇帝的禁军,又是对外征战的主力作战部队,身兼二职。当各地折冲府(外府)卫士从驻地前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