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新官上任(第1/2页)  北宋小商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糟老头就那样一直絮絮叨叨温言有序的与王浩随意讲着一些官场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什么时候可以这样做,什么时候不能那样做。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多做事,少说话,多做实事,少论心机,要懂得隐忍,懂的收敛,无非就是那一套。

    就这样一直出了端礼门,仍没有分道扬镳的意思。

    按道理,走到这里,就应该分头了,沈相的办事衙门政事堂在端礼门的往西一点点就到,在大内皇城里面。

    而王浩的那太府寺,则要出了右掖门再往前走上一小段,在另一个冷衙门尚书省西北角的一个小院落里。

    那一块地,也算是各种冷衙门的集中地了,房屋老旧,庭院窄小,大多都是给一些没啥背景的朝官养老用的,可王浩今年才二十。

    新官上任也没有啥欢迎仪式,原因只有一个,摇摇欲坠的几间破瓦房内,只有四个人!

    堂堂一个太府寺,整个衙门,连自己一起,包括另一个兼职的,以及两个打杂的,一个看门的,一个跑腿的,总共只有六个人!谁敢信!

    刚刚被沈相领着迈入这残破的小院时,王浩甚至都以为自己走错路了。

    沈义伦看着王浩一脸灰败的模样,深表同情,开口安慰道。

    “今之太府寺置判寺事一人,以两制或带职朝官充,同判寺一人,以京朝官充。凡廪藏贸易c四方贡赋c百官奉给,时皆隶三司,本寺但掌供祠祭香币c帨巾c神席而已。

    不过之前,陛下任命大司农之职位时也说了,日后,这太府寺,将掌邦国财货之政令,及库藏c出纳c商税c平淮c贸易之事。

    因此,这官员任用,下属人手,也会一一补齐的。”

    意思就是说,如今这太府寺只有两个正式工,判寺事及同判事,而且都是其他朝中官员兼任的。

    至于衙门里的差事,只有一样,就是赵老大需要搞一些迷信活动的时候,负责提供纸钱纸币,和那啥磕头跪拜时垫在膝盖下的垫子。

    就目前而言,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吐血三升的职位,凄惨,凋敝,冷落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

    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一个曾经无限风光的衙门,经过数个朝代连续不断的冷落,竟然可以破败到这个样子!

    “沈相此地幽暗如冷宫,小子命苦呀!”

    王浩颤抖着嘴唇,抓着沈义伦的袖子哽咽道。

    “大司农莫急,时下确实是嗯艰难了些,日后必定是要增设的,不过凋敝也有凋敝的益处,这些想必也不用老夫提醒。”

    时下这太府寺也确实是个被人遗忘已久的角落,基本上所有职能都纳入了三司衙门。

    陛下如今重整太府寺,自然也是想着去分三司的权,因此,凋敝也确实是暂时的。

    “那敢问沈相,这为太府寺增设属官一事,是否也由小子负责?”

    沈义伦的言外之意王浩听的清楚明白,其实仔细想想,如今的太府寺,就好比是一张白纸,自己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什么都没有衙门呀,发展提升的空间极大。

    “呵呵呵大司农又要说笑了,官员任命自然要由政事堂议定之后再作调派。”

    “那零时工呢?”

    “何谓临时工?”

    “就是幕僚,杂役之类的。”

    “这个嘛倒不必经由政事堂,不过朝廷拨给太府寺的银钱有限,大司农如何请的了幕僚?”

    我呸!不但没人没地,连钱都没有,真他娘的是个好地方。

    “老夫这便先告辞了。”

    在破落的小院中绕了一圈,沈义伦准备开溜,行至院门外时,又回头对着身后的王浩低声道。

    “这增设属官,应该会在春闱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