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章 小蝶来信(第1/2页)  北宋小商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回太原城的王浩又过起了咸鱼一般的日子,整日游手好闲吃干饭。

    辽军被赶走之后,太原城也随之整顿完毕,古城逐渐恢复生气,街面上陆续有店铺重新开门营业。

    商业是组成一个城市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有人愿意支起铺子做买卖,那么这座城市很快便能重新恢复活力。

    有货的卖货,有力气的卖力气,有手艺的卖手艺。

    一个个铜板从官府商贾手中流出,进入普通百姓的口袋,再经百姓的口袋流到各种商铺小贩的兜里。

    金钱通过商业这个载体,不断的在各种人群之间传递,仿佛就是那汴河中的河水不断流淌,维系着整个城市乃至正片区域,甚至整个国家之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

    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只有金钱才会向穷人开放,而权力永远不会。

    人常说花钱如流水,来将钱比做水,这不是一句丧气话,这其实是一句非常非常有道理的话。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钱就是要像流水一般流动起来,才是金钱存在的最大意义。

    汴河中的水,流动起来,汴河便活了,同样,一座城市中的金钱流动起来,那这座城市便也就活了。

    因此,无所适从的王大人又给赵老大提了一条非常匪夷所思的建议。

    将伤病营迁入太原城,给护工及部分士兵提前发部分军饷。

    然后,按营给士兵们放假,准许他们有序的入城消费,不管是散心还是购物,或是买土特产都行。

    这一招刺激消费实际上非常有效,施行起来也不是很难。

    只是赵老大对这一招似乎并不感冒,就与他自己先前的观点一样,仗还是得靠将士们用手中刀枪一刀一刀砍出来。

    同样,太原城中百姓也得靠手下的官吏们用一条条律条管理起来,才是正道,施粥济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慢慢的,自会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像王浩说的什么刺激消费,拉动内需,鼓励商贸,即听不懂,也觉得不太靠谱。

    不过对于将伤病营迁入城中这一条,倒是非常赞同,营地的条件终归是差了点,对于养病亦有诸多不便。

    这些能在战场上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在赵老大眼中可是宝贝,就像他之前说过的,精锐中精锐的精锐,在下一次的战场之上,可是能把一个当三个用的。

    因此,新的伤兵营安排也极为大方,直接将太原城中那刘继元故居的几处侧殿给腾了出来。

    没有给将士们放假,说是恐会败坏军纪,对护工营的姑娘却没这般严格,只说让王浩自己看着办。

    秉承人性化管理的王大人自然乐得如此,当日便宣布了这个好消息,不但安排了各自的轮休时间,还为姑娘们发了迟到的年终奖。

    更是申请了几十个军卒充当护花使者,鼓励姑娘们走上街头,尽情释放工作压力,甚至扬言不把刚发下来的钱花完,就不准回营。

    第一波轮休的二十名姑娘就这样被赶出了伤兵营,缩着脑袋畏畏怯怯的随在王大人身后。

    对这个刚刚打完仗的陌生城市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这些伤兵营中的姑娘,虽说离战场很近,其实离得却很远。

    这些日子以来,她们眼中所见的,往往只是战争的结果,并没有亲眼目睹过战争。

    第一波轮休队伍的领队,除了王浩,还有柳月娥,带着这么一大帮姑娘逛街,其中心境,与在前世时抱着女儿随在老婆身后逛街的心情,大不相同。

    “营中日子可还过得习惯?”

    瞅了眼身后的柳月娥,秀美精致的脸蛋上因为疏于保养,也开始变得干燥粗糙起来。

    心中不免生出些歉意,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