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0.第 90 章(第2/3页)  大秦之苍雪龙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想着造反。

    楚国疆域辽阔,对底下的掌控力却不大,他们打下来一个地方后只需要那些地方的贵族按时纳贡即可,丝毫没有要去管理的意思,所以那大片土地上的百姓虽然都被称作楚人,真正被楚国管理的却没有多少。

    还有一点就是,楚国并非王族专权,他们国内大部分势力都在氏族手中。

    和中原氏族协助君主管理国家不同,楚国的氏族力量非常强大,尤其符合他们地处南疆的粗狂气质。

    楚王的权利看上去很大,实际却并不是如此,他手中只有一小部分兵马,其他大部分都掌握在氏族手中,而如果楚王想动用这部分兵马,就要给出氏族足够的利益,如果领兵的氏族不满意,就算下令的是楚王他们也不会出兵。

    若是在中原,就算将领手中权利再大,胆敢不尊王命那就是死罪,哪儿会给他们那么多选择的余地。

    楚国在文王武王时期对外征战无数,开疆扩土为楚国打下了大片的土地,这父子俩对治理国家建设富强楚国都没什么兴趣,带兵打仗才是他们的最爱。

    氏族的武将们需要战争来让自己的家族权势更大,楚王也想要扩大楚国疆土,两者一拍即合,难得达成了一致没有什么冲突。

    然而,好日子总是过不长,后来楚王得罪了其中一个氏族,然后那个氏族直接就联合外面的巴人造反反过来攻打楚国。

    氏族在楚国的势力比楚王更为强大,他们可不管楚王是谁,惹毛了直接就是造反。

    前几代楚王留下来的亲信已经没了,新一代亲信还没有培养出来,楚王无将可用,只能亲自出马带领手中能用的兵马去和巴人干架。

    当时的巴蜀一带还没有被秦国拿下,巴人和蜀人还在打个不停,然后巴人就被楚国氏族拉过来一起攻打楚国了。

    按理说楚王已经亲自出征了,也没想着怎么处置搞事儿的氏族,只想着让他们停止和外人勾结,但是偏偏,那氏族族长也是个坏脾气,就算是楚王来了也绝不松口。

    然后,楚王就被打败了。

    这还不算最糟心的,最糟心的是,打了败仗的楚王要回王都修养,守城的官员竟然不开城门,理由竟是是楚王打了败仗,城中的氏族不欢迎败军回城。

    最后,连国都都回不去的楚王没有办法,只能带着残兵转过头接着和巴人打,直到打了胜仗才进的了城。

    连楚王都能如此不放在眼里,由此可见楚国氏族在楚国的权势有多大。

    楚王的存在对氏族们来说用处不大,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平衡氏族之间利益的工具罢了,直到后来吴起变法才让氏族嚣张的气焰息了一些。

    可是就算吴起试图在楚国推行新法,最后也是半途而废,在氏族的阻碍之下只推行了一半就再也做不下去。

    项氏一族为芈姓,因世代被封在项地,所以以项为氏,乃是楚国势力最为庞大的氏族之一,如今的大将军项燕手中更是掌握着楚国大半的兵马。

    昌平君这时要去郢都,背后肯定有项燕的手笔。

    今冬秦国大部分兵马都会派往北方抵御匈奴,如若不然,倒是直接六十万大军南下,又何必用计谋来拖着他们。

    将其中的弯弯绕绕想明白了,燕执皱了皱眉,“若成蟜跟着昌平君,身边必然不能带太多人,万一有危险了怎么办?”

    不是他看不上长安君的武力,而是长安君的武力就没法让他看上,和那些纨绔子弟相比的确很好,但是一旦上战场那就不够看了。

    就算成蟜随军出战了几次,那也都是待在后方不用见血,这次的活计对他来说未免太困难了。

    知道燕执在担心什么,成蟜难得没有和以前一样嬉皮笑脸,而是正了神色说道,“我大秦男儿战死沙场乃是荣幸,怎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