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2章 百叟进京(第1/2页)  太子娇宠:臣妾有点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到了停灵第十六天的时候,赵呈c赵合c赵名都赶回了盛京,北疆方面的老福亲王和安良等人也都回来了。

    赵呈三人先进宫去见石皇后,石皇后伤寒虽然渐渐痊愈,精神状态却不怎么好,见了长子不免又有一番唏嘘。若不是庆帝死了,只怕余生都不能再见到长子了吧?

    然后这三人又去给赵启磕头,赵启态度十分温和,和他们毫升说了几句话,便让他们各自回府打点一下,然后去福寿山哭灵。

    到了第十八天停灵期满,大行皇帝下葬,葬入皇陵,君臣人等又在皇陵祝祷三日,封了墓道,打道回京。

    接下来就是赵启的继位大典了。

    皇家守孝以日代月,民间服丧二十七个月,在皇家只需要二十七天即可。

    但赵启一直守足了一个月,才正式宣布登基,改元泰始,这一年便是泰始元年。

    新君登基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忙得不可开交。

    而赵呈等人远路而来,也不可能立刻把他们打发回去,特许他们在京城逗留三个月。

    五月过尽,六月来临,天气已经十分炎热了。

    皇宫的彻查已经结束,所有的安全隐患都已经排除了。

    石皇后被尊为太后,移居慈安宫。其余诸妃都晋升为太妃,移居别宫,至于那些品级实在低下且没有侍寝过的嫔御则放归还家,可以各家另行嫁娶。

    赵启又把宫中年长的宫女放了一批。

    按理说现在就该处理后宫之事了,也就是说,新君该大婚了。

    只是在此之前,原本板上钉钉的那三位侧妃,频频出事,其中英国公的嫡孙女得了急症,夭折了;永宁王妃娘家侄女遁入了空门;而武英殿大学士家的嫡女给石太后上了一份表章,石太后亲自下懿旨给她赐婚了。

    一时之间,朝野哗然。

    有御史就当朝跟赵启提出,“当日赐婚圣旨乃是先帝所出,英国公家的小姐就不必说了,死生之事不是人力能定,但是田家小姐和魏家小姐这样做分明就是藐视皇室威严!”

    都不用田魏两家的大人出来说话,赵启当朝一一给予回复:“田家小姐遁入空门是因为其母患了绝症,不久于人世,田小姐此举乃是为了尽孝。本朝以孝治天下,朕以为,田小姐此举非但不能非议还要予以褒奖。

    “武英殿大学士魏家嫡女在先帝赐婚之前便已经有了婚约,此事先帝并不知情。圣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魏家嫡女三贞九烈,是以向太后上书,太后也是衡量许久,才下了这一道赐婚的懿旨。

    “诸卿,是否都觉得这两位小姐情有可原?”

    御史们也无话可说了,这两位千金的所作所为还真是让人无法挑剔。

    但随后他们就说,“当初陛下还是东宫储君,先帝就已经给您赐下四位侧妃,为的就是能让您早日开枝散叶,诞育子嗣。如今陛下贵为九五之尊,更应该以子嗣为重,应当广纳后宫”

    赵启当场就沉了脸:“先帝尸骨未寒,你们就在这里催着朕广纳后宫,是将朕置于何地?是要让天下百姓唾骂朕不孝么?”

    御史们忙道:“陛下孝期已过了啊!身为皇帝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涉着天下,陛下大婚之事不是陛下的私事,而是关涉到天下大运的国家大事!”

    这些言官还真是讨厌,赵启也想着早日把罗宁娶回来,所以也并没有执意反驳,只是说道:“此事容后再议。”

    最热的六月过完,京城里又出现了一件新鲜事。

    北疆再一次送来了万民伞c万民旗,说是感谢京城的善人捐赠。除了万民伞c万民旗同时进京的还有百余位古稀老人。

    大周朝的人均寿命并不很长,一般人能够活到六十岁就算是长寿了,所以才会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