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3章 科举(第2/3页)  田园巧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继就不操那个心了,全部交给张九龄办理,李继知道这个人是个聪明的,不会逾越权限,他办事李继很放心。

    这次科考是由一个班子,十人的小组掌握,取士的名额是二百,这些人主要是担任国家的重要岗位,主要是给盛唐选官,也就是明着告诉你了,不愿意去盛唐的你干脆别来。

    虽然取的名额不多,全国的举子也是来了大部分,这一科是李继加出来的,开春还有春闱,生活比较富裕的举子就是琢磨中不了也都来了,觉得这是个锻炼的机会,虽然浪费了一些钱财,开春也不用急慌慌的往京城跑了,来一次科举两回,天底下头一次有这样的事情。

    大概来了上万的举子,京城的客栈全部爆满,青青就想到了贫困的举子,应该给他们一点待遇,京城有三处破落的官员府邸,李继就让户部查阅了这些举子的户籍家庭状况,把这些穷苦的举子都送到这几个府邸居住,要等几个月,需要消费很多钱财,举子虽然有米粮可领,也是剩下些好,可以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别在这里熬几个月饿得骨瘦如柴还考的什么科举,让他们舒舒心心的备考,也能考个好成绩。

    这样的决定,大受举子的感激,皇帝连这样的事情都为他们想,有几个没有人心的,本来这次不想考只是来看热闹怕去盛唐为官的举子也都改变想法,盛唐的皇帝和皇后值得他们去扶保,决心一下,就都报了名。

    大唐是不缺官员,大唐的人才济济国蕴十分的丰厚,依着永恒就让父皇把大唐的很多官员挑走,李继怎么会拆儿子的台,好好的大唐班底,要是抽走一勾,也会乱了套。

    还是招收官员自己去组合的好,盛唐的人口还少,也不需要那么多官员,随着盛唐的人口增加再逐渐添加官员,李继说服了永恒只要他管好大唐就行,怎么能挖他的墙角。

    永恒担心新人管理不好国家,没有人传帮带,他们怎么会干好,干不好就得让父皇操心。

    青青和李继的想法一致,全都是新人更好,给他们整一套为官之道新的管理方法,那些个旧的腐朽的东西一概扔掉,盛唐没有保守的势力横档新事物,这样的国家一定是个全新的帝国,从零开始的国家才是彻底改革的国家。

    一定会按着自己的意志发展,有二百名官员现在就够用。

    李继一看报考的人员太多,取士可固定不了二百名,那就多取。

    只是盛唐用不了那么多官员,大唐也不缺多少,怎么办?那就多往高科技上边用人才,就选二百办学的官员,到大唐的各省去建学校,就像太学一级的大学,穷困的举子也算有了职业,看着他们二三十年的苦读,没有用武之地也是可惜。

    考试整整的半个月,可不比一般的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纯牌的大唐举子考的是八股文等等的那一套,太学的学生考的是数理化文科地里历史自然,这几年太学的学生的科目增加了五六科,逐渐见到走向全满发展。

    半月下来学子们才轻松,等着发榜休息两天就逛起来京城和一些名胜古迹,因为考试的卷子很多,二十天的功夫才发了榜文。

    这一次的考试竟然达到标准的六百多,李继和永恒一商量就全都被取士,把最后的四百名直接就分到了各省去搞文教。文书一下来,这些人都高兴的走了,虽然官小点也是官,也不算小,皇帝都给他们定在了九品,不管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来时都没想到能做官,考试的把握都不太大,人家是胜利返乡,光宗耀祖。

    排前边这二百人,李继是全都带走,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结果这些人都要去,谁也不想留下搞科技,搞科技的也没有多大的官,不如跟着太上皇走,最少也是个七品官。

    李继没想到盛唐在大唐招官员这样顺利,看来科技人员没有官位吃香。

    自古是利益熏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