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千里之行(第1/3页)  大明风云录之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来雇佣燕翅楼对付自己的是胡惟庸,而司马燕又与王福有过节,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大奎没心思去细想,看样子司马燕也不会多说什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点大奎心知肚明。

    “本官带队前往云南,其中必有凶险,只是不知司马楼主有何良策,可保本官安然无恙?”大奎试探着问道。相助自己一方,到底是真是假还未可知,对于司马燕,大奎心中还是没什么底。

    司马燕只是轻声道:“在云南有我燕翅楼的分舵,若有变故当可周旋。梁王身边也有我燕翅楼的部署,想那王福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违逆梁王的意思。”

    大奎没有再问,燕翅楼的人虽然皆是没有武功的平民,但是其行事之诡异大奎却是见识过的。

    午时,车马齐备兵士整装待发。吕寨主却找到大奎,说是派出向导为大明使节领路。王西元与大奎喜出望外,毕竟对这粤西之地没人熟悉,若有向导当可事半功倍。

    粤西是广西的别称,先秦时期,全国分三十六郡,广西属桂林郡,宋时全国分为15路,广西地方称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之称由此始,广西之所以又称‘粤西’c‘岭西’是因为广东c广西古为百粤地,合称两粤,广东c广西各处百粤之东c西两部,故称广西为粤西。唐初在五岭以南地区设置岭南道,后又分岭南道为岭南东c西两道。今广西绝大部分区域位于岭南之西,为岭南西道属区,故又有岭西之别称。

    正当王西元与大奎欣喜之时,向导策马而来,来者却是吕冰燕。

    王西元与大奎不禁面面向觎,皆是没有想到这向导怎么会是她?吕冰燕一身汉人紫色劲装,打扮的紧身利落,尤其背上是两把长刀,两把刀柄上红绸迎风飘舞,更是显得吕冰燕英姿飒爽。

    壮家的女孩比之汉人家的女孩并不逊色,并且毫无忸怩造作之态,如此却别有一番韵味。

    倒是王西元比较开明,见是一介女流做向导,却依然呵呵笑道:“既如此,有劳吕姑娘了。”说着当先向吕冰燕拱了拱手。

    吕冰燕骑在马上向王西元微微一笑,随即拨转马头赶过车马队伍向寨门行去。寨门处早有百余名壮家子弟兵恭候,一个个带刀背弓牵着马,见到吕冰燕前来,这些壮兵各自上马。,随着吕冰燕出了寨门,看样子是吕寨主早有准备的。车马队伍在王西元与大奎的带领下出发了,王西元的轿子易了主,却是由司马燕坐了。吕寨主派人改造的囚车到底没有用上,因为大奎改了主意,他要带着司马燕一同上路。

    沿途山川壮美风光秀丽,间或百鸟惊飞兽吼猿啼。

    云贵川及广西四地多有蛮族,壮c汉c瑶c苗c侗c么佬c毛南c回c彝c京c水和仡佬族等民族比邻而居。一路上各族各寨闻听有朝廷招抚使节路过,皆是夹道相迎,场面颇为壮观。

    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庄峤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今曲靖),并开五尺道联系内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和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曲靖),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

    三国时期,即公元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姓孟获。320年代,爨氏入滇,爨琛在昆川(今曲靖)称王,爨氏统治维持400年。南诏国和大理国是在唐朝时,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封为云南王。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

    公元902年,南诏国权臣郑买嗣夺位自立,改国号大长和。公元929年,赵善政灭大长和国,建立大天兴,次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天兴国,改国号大义宁。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都城大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