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不见兔子不撒鹰(第2/4页)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照官场的规矩来办,可矿监丁旭只说了一句话,让城里一众人感恩戴德。

    “咱家会拿出一万两,其余的尔等自筹集。”丁旭笑眯眯的一句话。

    拿一万两白银让莱芜城里的一众人感激不尽,顺带也能封住这些人的嘴,省的有人勤快的太过,向上漏了口风,说得好听点,在给朝廷的奏疏上肯定写着报捷,击退流贼若干,难听点,这可就是实打实的资敌。

    他们可不会知道城外的叛贼会不会攻城,一个时辰后城里的东西送不到也没事,方凯只会最快的逃跑,而不是去制造建议云梯,然后等着山东总兵邱磊回援把自己杀的一干二净。

    于是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城中的官吏和城外的叛贼迅速达成了和谈,莱芜矿监丁旭免费赠送福船四艘,并且搭送了所有的水手,这些人本身就是累赘,如今登州被逆贼孔有德围的死死的,登州水师无家可归,官兵全被调走,这些水手拿来做矿奴又可惜了些,如今连船带人送出去倒也省事。

    这种办事效率一出大明官吏的寻常,仅仅一个时辰后,包括四艘福船都已经停在港口,船上就是两万两银两和一千石的粮草。

    闹事的叛贼很快从莱芜县城外围退走,包括矿监丁旭,所有莱芜城里官吏通通把心放回肚子里,但这伙流贼仅仅走到了莱芜城的港口就停了脚步,所有人这又把所有的心提到嗓子里,这些流贼并没有上船,而是在沿岸停下脚步,更是让丁旭等人忐忑不安,心里不断的骂着这帮流贼不讲信义。

    城里众人已经从昨晚的惊吓从醒来,这些流贼缺少攻城器械,但这并不妨碍鱼死网破,所以他们也不敢反悔,只能指望这些流贼能走多远走多远。

    至于方凯为什么停下脚步,是因为他要整顿一下人马,昨天一夜的起事,至少方凯的主心骨形象已经竖立起来,不管是刘四还是李焦都很顺从方凯,一起跟着闹事的三十四个人原先就是以方凯为首,连带着在一个矿里自然紧随那三十四人之后,至于其他矿上的人就不能保证了,昨夜趁乱逃走的将近三百人就是明证,至于剩下的,无家可归,再加上方凯虽然没能洗劫了莱芜城,可莱芜城里出来的使者可是所有人都看得清楚的,今早又传来消息莱芜城供应了粮草物资,所以剩下的人才会跟着方凯。

    到了福船停泊的港口,方凯功接收了两万两银两和所有粮草,并且将前来交接的莱芜官吏驱赶走,然后让刘四,李焦从船上搬下来五千两白银,摆放在沿岸。

    刘四,李焦虽然奇怪,但他们并不笨,依言从床上搬下来五千斤的白银,白晃晃的银子,在烈日的照耀下,散发着闪耀的光泽,足足的五百斤的银子,上千锭。

    刘四,李焦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多银两,所有人都是。

    五千两,看着都晃花了眼。

    五千两,在这个时代,不管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甚至是金本制的欧洲,都足够过上舒适的日子,可如今这五千两被直接摆在了河岸,它的用途将仅仅给每个人发上五两,几分钟内挥霍一空。

    腊月天里,和现代的莱芜相比,这里要冷得多,沿着河岸坐着的所有人穿着单薄的布衣,这些昨天还是奴工的口袋里,放着的都是沉甸甸的银子。

    他们的身体依旧很冷,但心里是暖暖的,原因不仅仅是银子,这是一种他们没有感受过的,或者说,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不是士,可不代表这个道理他们不懂,五两银子足够买上几十亩薄田,养活一家子,这就足够了。

    自古以来,中华子民哪个不是盼着养家糊口,可偏偏这些要求有时候都会被统治者剥削,不得已才会举起造反的大旗。

    一如方凯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长篇大论对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矿奴来说是基本没用,再多的口水也不会比得上实质的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