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卖古董的招(第二更)(第1/2页)  天才黄金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多吃点。┆  e小┆说

    江华一听就乐了说,“哟,你这玩意还是惠孟臣的?打算卖几百万还是几千万?”

    惠孟臣是华夏荆溪人,大约生活在明代天启到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紫砂壶名家。

    “老板,这我还真的是不骗你。”

    马才指着江华手里的壶,说,“惠孟臣擅长的都是小壶,从壶式来说,有圆有扁,有高身有圆腹等,最擅长的就是梨型壶,同时他制作的壶通常都会刻款,字的特点和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很象这些都不用我多说,你一定知道的,我唠叨的原因是想让您对比着看看你手里的壶,看看是不是符合。”

    “听你这一说,还真的是把惠孟臣的紫砂壶啊!”

    江华看了眼马才,在自己面前玩这种把戏?

    古董鉴定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这里面有个人们经常犯的错,或者说误区,就是“只看对的”,就是只看得到那些符合的特征。

    小壶c梨型c擅长刻款,这些都是惠孟臣的紫砂壶的特点,而且是公认的众所周知的特点,但也正因为这样作伪的人就会注意这些,甚至特意强调这些特点。

    有人盯着一件古董看了老半天,越看越觉得是真的,原因就是他脑子里只有那些大家都知道的特点,别的不合理的地方完全看不见。

    卖古董的非常明白是人都有这种盲区,在推销自己的东西时就会有意无意c直接或间接地强调这些特点,影响判断。

    再加上玩古董的人都有捡漏的心态,一看这是好东西,而且价钱不贵,顿时就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赶紧掏钱买下来。

    鬼市里出摊的人都擅长这类的小把戏。

    事实上,古董鉴定最主要的不是看对的,而是看不对的,也就是说上手一件古董不是看它哪些特征是符合的,而是要找出哪些特征是不符合的,这样才能够鉴定出真假来——只要能够找到一条是不符合的,那就定假无疑。

    “哦,那你想卖多少钱?”

    马才伸出手掌,轻轻地摇了一下,说,“得这个数。”

    “五十块?”

    江华把壶盖打开,瞄了瞄里面。

    马才嘴角抽了抽,整个人傻住,好一会才勉强挤出点笑容,说,“老板,你说笑了,这把壶得五十万,要知道这可是惠孟臣的紫砂壶。”

    江华点了点头,说,“如果是惠孟臣的紫砂壶,不要说五十万了,五百万我都愿意出,问题你这还是惠孟臣的。”

    “这是惠孟臣的壶,你看它,哪一点不符合惠孟臣的紫砂壶的特点?”

    江华把打开盖子的壶反过来,壶口冲着马才,说,“别的我也就不说了,你看这出水孔,华夏的紫砂壶在民国以前一直是独孔,后来才出现多眼网孔,至于这种向壶内凸起的半球形网孔直到二十世纪7一年代的时候才从岛国那边传来的,你不会想要和我说惠孟臣是穿越回去的吧?”

    这就是只看不对的,只要能够找出一点不对的地方,不管别的地方到底有多么的像,都绝对是假货。

    马才满脸通红,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江华,你怎么在这里?”

    江华回头一看,现竟然是赵铁,马上就站起来。

    “有消息了?”

    赵铁摇了摇头,说,“没有。”

    江华一阵失望,他还以为那个投石问路的老头主动联系赵铁了呢。

    “呵呵呵。”

    赵铁笑了起来,摇着头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等等,就算我们能够联系上对方,也不能主动,否则讨价还价的时候吃的亏可就大了,分分钟就是上百万,难道这不是钱?”

    江华苦笑了一下,遗址的事情又不能对他说,干脆就转移了话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